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方多领域助力厄立特里亚能力建设行动,厄官员感叹——

“在合作中我们看到光明未来”

本报赴厄立特里亚特派记者  吕  强
2019年12月31日0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中方在厄立特里亚开展的渔业与水产品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旨在为该国将来出口水产品提供安全质量保证。
  图为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国家实验室内,中国渔业专家在指导当地学员开展科学实验。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八大行动”中,“能力建设行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今,这一行动的具体实践正在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生动展开。自2018年以来,中方在厄开展多个双边培训合作,涉及金融、广电、卫生、外交、工程、农业、渔业、体育等领域。最近,中高级工程师和渔业与水产品加工技术两个海外培训班相继结业。

  “在课堂上我学习到中国建设者的专业和精细”

  位于首都阿斯马拉的厄立特里亚公共工程部会议室的黑板上,写着意为混凝土的汉字“砼”,被拆解为“人、工、石”。中铁十局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王欣德形象地为中高级工程师海外培训班的学员们讲授基础设施中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做着笔记。

  此次培训班为期30天,35名学员多是厄政府部门的中层官员或一线工程师。中方派出7名专家授课,涉及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等领域。

  “有趣、有用,对我们很有必要。”工程师阿斯美特说,她上大学时曾在中国为厄援建的医院和学校工地上实习过,“中国朋友是真心在帮助我们。现在,在课堂上我学习到中国建设者的专业和精细。”

  学员尤纳斯是公共工程部的管理人员,也是课堂上的活跃提问者。“我们迫切需要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希望我的国家能像中国一样繁荣发展。”

  厄公共工程部部长阿布拉哈·阿斯法哈常到班里来看望大家。他说:“我们要扩大与中国的合作,让更多年轻工程师走出国门,也欢迎更多的中国技术人才来厄传授经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们开发水产资源提供了重要启发和借鉴”

  距阿斯马拉向北车程120多公里的马萨瓦港位于红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一侧就是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国家实验室。渔业与水产品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的学员正分小组学习鱼类解剖分析和病原菌鉴定。取样、显微镜观察、细菌接种、菌种鉴别等一系列步骤,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有条不紊进行。该培训内容旨在为该国将来出口水产品提供安全质量保证。

  培训班专家组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敬小军说,厄立特里亚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希望以此次海外培训项目为契机,建立中厄渔业合作平台。

  学员特斯法迈克尔来自海洋渔业资源部水产养殖部门。他说,中国老师带来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们开发水产资源提供了重要启发和借鉴。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用上这些知识,为民众带来丰厚收入”。

  该培训班为期21天,有来自厄海洋渔业资源部、国家渔业组织、渔业公司、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多个单位的72名学员参加,中方9名渔业领域专家聚焦产业发展、渔业资源保护及开发、加工及市场开发等5个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实习实践及产业技术指导活动。

  厄海洋渔业资源部研究与人力资源司司长约翰·约内特表示,厄立特里亚渔业捕捞方式传统落后,海淡水养殖刚刚起步,加工设备及技术匮乏,渔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希望厄中双方加强技术合作,为厄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人才储备。

  “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正在厄立特里亚开花结果”

  培训项目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利培说:“去菜市场上走走,就能看到合作的成果。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菌类蔬菜销售,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当地农民已经掌握了技能,形成了产业。”

  数据显示,厄立特里亚政府已选派超过1100人次赴华参加治国理政、医疗、养殖、海关等各类援外培训和研修项目,400多名厄立特里亚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

  从阿斯马拉夜里一排排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到马萨瓦电厂为当地生产生活源源不断输送电能;从公路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援助的金龙大巴车,再到援厄奥罗特医院改变了当地没有大型医院的历史……中国已成为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厄立特里亚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能看到中厄之间的合作成果。

  厄海洋渔业资源部渔业发展司司长特沃尔德·沃尔德迈凯尔曾任厄驻华大使。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全方位支持非洲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正在厄立特里亚开花结果,我们从共建‘一带一路’中切实获益,在合作中我们看到光明未来。”

  (本报阿斯马拉12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1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