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实践及前景

郑东超
2019年11月25日16:2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各国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优势互补,照顾第三国需求,将会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重要模式。当前,“一带一路”正由“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下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对引导和撬动美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涌入全球市场,在全球产业链的相互联动、同频共振中,共同塑造全球大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动力,良性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有利于涵养高质量市场。此外,市场还有合作的一面,不同国家在海外投资和国际贸易中拥有差异性优势,但鲜有国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保持全方位优势,这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与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 主要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实现互利多赢,产生1+1+1>3的效果。第三方市场合作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路径模式。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探索之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低迷,之后,民粹主义盛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突破现有双边投资贸易机制的局限,通过三方协商,采取小多边机制,消除国家间合作疑虑,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市场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化利益融合,将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避免恶性竞争,降低贸易和对外投资成本,创建相互理解、共担共享的国际合作典范,完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模式。以与欧洲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作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和主要经济体,中欧是贸易多边主义的捍卫者,双方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利于促进国际市场大融合、大开放、大对接,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汇聚更多正能量。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实现国家间合作互利共赢的创新之举。当前,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装备,但受产业空心化、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有效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处于工业化中端水平,一些产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不少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具有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求,但面临缺乏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和挑战。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够衔接发展阶段各异的国家的供给和需求,充分释放合作参与方的优势,将全球产业链中的高中低端有机融合。中国的优质产能同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相结合,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对接,有助于推动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强全产业链合作,凝聚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拓之举。“一带一路”建设已从规划设计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下一步要向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方向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相较,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合作项目有待增多,合作模式有待丰富。通过与发达国家在第三国开展合作,有利于引导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中国企业进入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消减少数国外人士对“一带一路”项目透明度、资金来源、投资回报的疑虑,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对传统国际贸易实践的突破之举。目前的国际贸易治理主要解决竞争规制问题,并未建立起优势互补的合作促进机制。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推出,是对这一问题的尝试性回应,是中国对世界贸易规制建设的贡献。第三方市场合作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同行业领域过于强调竞争的一面,而是着眼不同市场需求,利用差异化比较优势,寻求强强联合。这种合作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将不同国家优质资源有效融合,规避个体缺陷,产生良好化学反应。这种超越双边的创新合作,能够形成有效良性竞争,避免互有损耗的恶性竞争。

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中国实践

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当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国际社会一道涵养国际大市场,共享市场繁荣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优化对外合作方式方法,汇聚整合优质资源,寻求最佳成果。第三方市场合作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将不同国家的差异化优势加以联通,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突出务实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合作共识正在形成。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与法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共同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公共服务。2015年6月,中法两国共同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提第三方市场合作概念。之后,中国与其他国家陆续发布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声明或签署谅解备忘录。2016年9月,中加两国签署《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2018年中国分别与新加坡、日本、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签署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年9月,中法两国外长在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将加快落实两国元首确定的各领域合作规划,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探讨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新型合作形式。2019年,中国又分别与瑞士、新加坡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备忘录。中国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主要是与发达国家在第三国开展,这已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新亮点。

合作机制逐渐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旨在建立合作机制,形成机制保障,有序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目的是分享项目信息,制定合作路线图,明确重点工作和实际举措。中日已建立并启动第三方市场合作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商(协)会、智库、使领馆“六位一体”的工作对接网络。在经贸混委会框架下中比、中荷成立工作组,支持和推动双方企业在第三国开展合作。中国和新加坡也建立了工作小组,商讨两国可共同开发的市场和领域,主办企业配对交流论坛,协助中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持续有序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软保障。

融资合作稳步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离不开资金保障,在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中,中国高度重视融资,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推动设立由国家开发银行或丝路基金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的第三方共同投资基金,为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以及共同投资提供融资支撑,以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合作。丝路基金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设立了第三方合作基金,将第三方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丝路基金同欧洲投资基金宣布设立多种形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进一步充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内涵。

务实合作成果陆续涌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正处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时期,一批早期成果陆续显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德国铁路公司在中欧班列、高铁运营维护等领域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成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期成果,中国与法国在英国共同参与核电站项目,中国与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中韩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等领域合作取得成果等。这些可视化的务实合作成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方市场合作之所以成为中国对外合作文件中的高频词,在于它符合国际合作趋势,顺应世界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主流大势。从实践角度看,第三方市场合作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参与国通过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合作。二是平等协商、资源共享。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核心理念是不同国家差异化优势相互对接,注重合作联动,尊重第三国国情、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将其视为平等合作伙伴。三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开放性是倡导同其他国家合作将国际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实现多赢共赢;包容性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鲜明特点,任何国家在任何项目上都可以开展合作,限制性较少。

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挑战及前景

第三方市场合作对实现三方共赢、突破全球经济发展困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生事物,第三方市场合作还存在理论支撑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但其顺应了全球化发展大势,抓准了各国谋发展的共同诉求,前景值得期待。

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缺乏足够经验。在国际经济合作实践中,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念早有应用,但作为专门的概念提出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但缺少相应的国际经验及综合能力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短板”。与企业单纯“走出去”相较,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企业要求更高,不仅要了解国际规则,还要了解合作对象国的政策法规,这些都是中国企业亟需提升的能力。二是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可能给合作造成障碍。在两国企业合作中,文化理念差异容易产生隔阂,第三方市场合作涉及国家数量多、文化习俗差异大,潜在消极因素可能会影响合作效果。三是政治因素不可忽视。经济从未独立于政治,发达国家是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对象,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安全领域互信度相对较低,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领先于政治安全领域,但政治与经济交缠在一起,或将对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造成一定冲击。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仍值得期待。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有所放缓,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导者正苦于难寻摆脱经济困境之道,经济治理效果不佳愈发明显。美国部分人士将本国经济衰退归咎于全球化,认为难再享受全球化红利,动辄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从而导致该国出现了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行为。这些现象均与全球化的世界大势背道而驰。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市场是开放的,不是某些国家或企业的私人领地,是全球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再退回各自孤立的状态已不可能,也不符合各国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应寻求合作、同舟共济,扩大利益交汇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三方市场合作立足国际经济大格局,旨在汇聚优质资源,做大做强全球市场,让更多国家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为新型全球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振兴经济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都在寻求合作之道、繁荣之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紧贴世界发展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合作新路径,为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新选择。此外,世界市场依然有巨大拓展空间,发展中国家市场限于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制造技术水平有限等约束,并未得到有效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深度整合各方资源,相互借力,分享合作国在各自区域的传统优势,合力开拓新市场。

展望未来,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应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用好已有机制,扩大合作范围,引导企业通过联合投标、共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拓新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中国企业,既要依靠政府支持,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通过市场调研、国际咨询等方式,提高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率,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国际合作开辟新天地。

(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文章版权归属《当代世界》杂志社

(责编:燕勐、贾文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