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文明对话有助于实现中东安全

董漫远 
2019年11月25日08:34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由中国倡导主办的“中东安全论坛”即将举行,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中东安全这一历史性课题,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历史上中东孕育了炳焕灿烂的多样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特别是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明的发祥地,而现今又是牵动世界经济运行、促进人类福祉的源泉之地。世界需要中东,中东也需要世界。

然而不幸的是,美丽富饶的中东多年来被战乱、冲突、动荡所蹂躏,原因复杂,世界人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身临此境的中东人民渴望和平、稳定、繁荣、幸福,结束一切战乱、冲突和动荡。他们愿意与国际社会共同探讨实现中东安全的途径和方式,国际社会也愿意与中东各国人民一道共促中东安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愿意为共促中东安全提供探讨与协商的舞台。

在影响中东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起到了很坏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社会目睹了一些极端主义势力绑架和歪曲伊斯兰教本真教义,为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行径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而各类恐怖组织则对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些基本矛盾,加以夸大和扭曲,并对社会缺陷和政府内外政策的失误加以利用,对一些身处逆境和生活遇困的青年人进行洗脑和煽动,将他们拉入恐怖组织,从事恐怖活动。目前,在中东出现动荡的国家,例如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利比亚等,都能看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兴风作浪。它们残害民众,无恶不作;它们破坏上述国家的稳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们的罪恶行径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国际上引起了对伊斯兰教的一定误解。因此,首届“中东安全论坛”将倡导文明对话的重要意义,揭露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本质,剥去它们的伪装,并积极主动地推进文明对话,维护伊斯兰教的正面形象,消除误解,构建中东国家与域外国家间的合作,为实现中东安全献计献策。

至于如何有效开展文明间的对话,笔者认为,首先应树立不同文明一律平等的观念。文明之间只有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分。文明之间应相互尊重,也能经过文明间的对话达到相互尊重。第二,文明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第三,文明之间完全可以交流互鉴,交相辉映,共同发展。

当然,文明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和谐共处、交流互鉴、交相辉映和共同发展,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艰巨努力,特别是需要克服一些障碍。近年来,文明间对话面临的最大障碍来自单边主义肆虐和“双重标准”横行。例如,个别西方大国政要和学者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充满偏见和歧视,至今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依然充斥着诸如“伊斯兰恐怖主义”(Islamic terrorism)、“伊斯兰法西斯主义”(Islamic Fascism)等表述。也就是说,他们将伊斯兰教和广大穆斯林民众与恐怖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直接划了等号。这是对伟大的伊斯兰教和广大穆斯林民众的污蔑。究其意识形态根源,他们之所以如此这般地对伊斯兰教和广大穆斯林民众恶语相加,完全出自他们的种族、宗教、价值观傲慢和所谓“优越感”,在世界上产生了混淆视听的极坏影响。又例如,个别西方大国无视以色列侵略和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剥夺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的事实,将巴勒斯坦人民反抗占领的斗争说成是“恐怖主义”,而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平民目标实施军事打击说成是“反恐”,完全是颠倒黑白,是“双重标准”。还有,个别西方大国将针对本国利益的暴力袭击说成是“恐怖主义”,而对于发生在其遏制对象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则另有说法,这也是“双重标准”。在一些西方国家,当暴力袭击肇事者是西方公民时,当局往往将其定性为一般刑事案件,而当暴力袭击肇事者是穆斯林移民或难民时,当局则想当然地将其定性为“恐怖袭击”。这些都揭示,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歧视、诬蔑和“双重标准”处处存在且不断表现出来。这就是当今文明间对话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换句话说,要想很好地开展文明间对话,国际社会一方面应与中东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展开友好对话,另一方面应与中东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加强团结合作,共同与种族傲慢、宗教偏见和“双重标准”进行坚决的斗争。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与中东各国人民保持了友好交往和友谊。中国同所有中东国家都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尊重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明,积极与中东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开展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与合作。当前,中国与中东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友好合作面临重要历史机遇,包括彼此愿意共建“一带一路”并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也包括彼此间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在遵循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以尊重中东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以及各国道路、制度、模式选择为前提,探索共同实现中东安全的原则、路径和方式。只有中东安全了,中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中东人民过上好日子,世界也才能安全。只有中东发展了,世界才能很好地发展,世界人民才有好日子过。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刘叶婷、贾文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