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陆彩荣访谈:让世界读懂中国 与世界共享繁荣

2019年11月01日21:23 |
小字号
陆彩荣访谈:让世界读懂中国 与世界共享繁荣

中宏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王镜榕)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于10月26日在广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被誉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迄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有包括3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约600人与会。

近日,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陆彩荣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网独家专访。

让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向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致贺信,您对贺信所传递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如何解读?

陆彩荣:这次读懂中国广州会议非常重要,总书记在北京接见了外方嘉宾,并向会议发来贺信,对如何做好对外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重要也很及时。

贺信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我以为就是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让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这个一百九十多字的贺信里面,总书记五次提到“全球化”,充分体现了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在北京接见外国嘉宾的时候,也要求外国专家“真正”读懂中国,加强与中国的人文交流,体现了总书记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这次广州会议的主题是“新一轮的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再出发”。两天时间里,包括3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在内的中外600多位与会代表人士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认真、热烈讨论。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开幕演讲。他强调,“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国道路。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他的讲话回顾了中国的近代史并结合中国历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道路”的合法性、现实合理性及其逻辑必然性。

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所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也是唯一适应当今中国的道路。其现实合理性和逻辑必然性就在于,近代以来中国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不同道路的艰难探索,最后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折与伟大跨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70周年,这70年也深刻反映了“中国道路”的生动实践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条道路既造福了中国人民也惠及了整个世界。因此,这条道路是非常正确的,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总书记在贺信中也强调,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贡献者。那么,中国道路既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实现与世界的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

从去年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到今年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总书记的讲话都坚定不移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即将于上海召开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就是又一个鲜明例证。

贺信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应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5个词放在一起应该是第一次。这里面比较新的提法是强调“平衡”的概念,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应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惠及各大洲的人民。这里面包括南北平衡、东西平衡,国与国之间的平衡等等,总之,要实现共同发展。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避免全球范围贫富两极更大程度的分化。因此,总书记强调“平衡”发展尤为关键。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同认识的形势下,强调“平衡”发展,就是强调各国都有发展的权利,不能只是某些国家单独发展,只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强调某些国家的“优先”。这些都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和规律。国与国之间应不分大小,人民之间不分优劣,大家都有享受发展的权力,并分享发展的实惠。正如总书记贺信的最后一句话所强调,“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就将五点主张最终落在实处,即,强调让世界人民共享全球化发展成果。

让世界读懂中国 与世界协创辉煌

中宏网记者: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和达成的共识?

陆彩荣:会议两天时间,从知名政治家到专家和学者,在八个分论坛上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涉及世界经济、国家治理、科技发展、文化创新与国际传播论坛等多个领域。我所参加的文化创新论坛,与会演讲的中外专家十多位,参会代表近百位。我发言的题目是以文化创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读懂中国需要一个很好的机制和方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非常关键。我们所从事的外宣工作就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读懂中国做出新贡献,这就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到以国外受众听得懂、看得懂、读得懂的方式和方法传播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使他们愿意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和理解中国。

当前形势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为此目的,需要不断加强沟通方式,扩大人文交流范围。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五通”之中,“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大家的很多认识和想法没有得到有效沟通。正如中国古话“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思想没有有效沟通,相互之间缺乏理解,思想没有融通,交流不够充分,从而产生误解。因此,外宣工作就是要减少误解,增进理解。

为此,做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要创新各种手段和方法。就要以文化创新推动各种人文建设。不断创新传播的手段、方式方法、理念和渠道。目前,就国际舆论场而言,大体还处于“西强我弱”的局面。尽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逐步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但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场还是占据比较强势的位置。那么,中国要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必须研究和改进传播的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增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成就的自信。要理直气壮地向世界讲好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的故事、讲好新中国成长壮大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故事等等。让世界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中国。

同时,把我们自己通过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进行梳理,有条理地向国际社会进行介绍,最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说明。将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向世界讲述清楚,帮助国际社会感知中国、读懂中国、理解中国。这也是一份很艰巨的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真实、立体、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中国,这也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遵循。这个“六字方针”非常重要。既要讲我们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要正视我们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帮助国际社会客观、全面地理解中国。正因为我们既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继续改革开放和发展。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与联系,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也只有客观、全面地介绍,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围绕本次会议主题,我也感受到,与会国内外专家都普遍认同这个观点,坚定信心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家普遍认为,21世纪是一个需要继续加强沟通和协调,是一个需要平等协作的世纪,而非哪个单一国家可以主宰的世纪,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今世界,需要各个国家平等协作,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确实面临全球治理秩序、科技成果共享、金融工具创新协作、生态环境保护、国际贸易保护乃至机制、制度等很多深层次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国际社会联手解决,而非那个国家独家能够包打天下。诸如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都需要国际社会普遍协作以应对。大家普遍认识到,全球化、合作共赢,相互配合和协调推动全球化发展乃大势所趋。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需要共同开放和发展的重要道路。这些都是这次会议所达成的共识的重要内容。

掌握好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关键

中宏网记者: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多边共赢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行之际,您对中国以及“读懂中国”所肩负的使命及挑战如何解读?

陆彩荣:中国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以及合作共赢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与这个方向背道而驰。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也是国际社会主流的发展方向,是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方向。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但并非主流方向。在此形势之下,作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我们“读懂中国”帮助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就需要更多地、理直气壮地来宣传我们的主张,把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及时的通过各种声音、各种方法向国际社会传播,及时介绍中国对于国际社会发展的各项认识和主张。该发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发声,以多种形式发声,这也是国际传播建设,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挑战很多。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在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加强与国际传播界的交流,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中宏网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此进程中,如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读懂中国”非常关键,您对此有何建言?

陆彩荣:在“一带一路”沿线如何推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工作,总体思路是一致的。“五通”理念也是“读懂中国”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我们在“一带一路”、“五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及时、充分、生动、形象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使国外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当代世界发展所产生的深刻意义。基于当今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对于国际社会合作发展所带来的广阔机遇和良好前景。

对此,我们要加大报道力度,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和我们的出版工作者等一起努力,深入挖掘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闪光点,包括国家间的合作、民间的合作等等,通过源自“一带一路”多彩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于这个倡议的感受、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对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刻把握。这方面,我们还亟待加大媒体记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访报道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邀请国外媒体人士及相关权威人士到中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去感受建设场景,增进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理解和了解。通过借力发声,向国外受众更好地宣介“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通过国外专家、记者手中的笔,所拍摄的图片和所写作的文章,增进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政策主张的理解。

为让世界读懂中国做出新贡献

中宏网记者:结合外文局近年的外宣工作的一系列积极探索与实践,您认为有哪些重要的开创性成果?

陆彩荣:外文局作为对外宣传的国家队和对外出版的主力军,这些年也在诸多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并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首先,我们以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积极地向国际社会来介绍中国的思想、理念和主张。在中宣部的领导下,我们编辑、翻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是向国际社会来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理解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权威读本"、是国际社会所评价的"重要窗口",也是最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最好的范本。目前已经出版了28个语种,33个版本,发行到18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同时,我们还积极策划并出版发行如何看中国以及介绍中国国情的图书,《读懂中国》丛书作为读懂中国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重要载体。中科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是这套丛书的主策划,我们承担出版发行工作,目前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一批已经推出20本图书,对应的英文版也即将出齐。丛书由中国一批顶尖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解读中国的方方面面的权威读本组成丛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包括宗教、生态文明、农业发展等等,是一个帮助国际读者全方位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好评。在英国伦敦书展举行了这套丛书英文版的首发式,又在美国纽约书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举行了相关推荐活动,反响良好。这次我们还在广州读懂中国会议上积极展示,受到各国与会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这次广州会议也宣布了第二批图书的编辑启动工作。将组织国内外专家来撰写有关"读懂中国"的图书,通过外国作者的视角和感受,品读中国、解读中国将更具说服力。他们关注中国的独特视角和角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也更有说服力。他们的思想和写作方式以及关注角度更具多元性,令人期待。

中宏网记者:结合这次广州会议,您对"读懂中国"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好各项外宣工作给予更多介绍?

陆彩荣:在这次广州读懂中国会议上,我们也召开了作者座谈会,郑必坚会长宣布正式启动这个项目,我们也将积极做好项目落实,做好丛书编辑、翻译以及出版和发行工作,把这套丛书做好。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拓展向世界介绍中国、说明中国的工作范围,策划出更多更好地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图书。

今年也是国家外文局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要求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地向世界来说明中国。通过外文局的努力,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做出更大贡献。总书记的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外文局正在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认真谋划,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目前,我们已经策划了《人民中国》、《大美中国》、《辉煌中国》等为代表的中国主题图书,同时,我们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策划了《丝路百城传》丛书,在"一带一路"沿线选择一系列代表性城市,通过城市的发展来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感知中国、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因为外文局是一个综合的对外传播机构,我们有图书、期刊、网络的外宣以及智库研究工作等,我们将通过系列对外传播工作和推介活动,努力让国外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成果,帮助国外读者读懂中国、理解中国。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