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李道豫:合作对话才符合美国利益

2019年09月19日09:0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资料图:前驻美大使李道豫。ICphoto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人民网讯 综合报道,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前驻美大使李道豫被授予“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李道豫1952年进入外交部工作,2004年离休,50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国际大事件。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他稳妥处理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等重大复杂敏感问题,提升了我国国际话语权。任驻美国大使期间,他积极宣传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巧做工作,善于斗争,妥善处置中美关系,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李道豫的外交生涯熠熠生辉。

解释“外交基因” 机缘巧合进入外交部

李道豫1932年8月生于上海,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入外交部,曾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驻美国大使。2004年离休后,他仍活跃在中国公共外交的舞台上。除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李道豫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他颇为神秘的出身。

有传说他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道豫对此也多有耳闻。每每有人问起,他总是扔下这么一句:“我要告诉你: 所传不确。” 据了解,李鸿章是兄弟六人,他行二,老大李瀚章也是一品总督。李道豫的高祖李鹤章行三,是淮军的一个重要将领。太平天国时期,李鹤章率军在江南打仗。他过世以后,无锡人为感念其功德,还专门在惠山古镇建了个“李公祠”。

有人将李道豫从事外交工作归于家族传承,误以为他祖上常和洋人打交道,所以就有了“外交基因”。李道豫对此说法曾辟谣说:“其实我跟大家一样,念书时读到晚清这段丧权辱国的历史很痛心,无意和祖辈的历史悲剧有任何瓜葛。”

1948年,还在上高三的李道豫就加入了地下党进行革命工作,解放后,进入沪江大学学习。“我不是为了想搞外交进英文系的。”李道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在沪江大学他先进了教育系,后来党支部说系里学生党员已经不少了,才去了党员数量比较少的英文系。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李道豫被抽调去参加会议的翻译工作,随后,被分配至外交部。

就这样,本来打算留校的李道豫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到外交部国际组织合作司工作。

在联合国多边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

1990 年 6 月,时年58 岁的李道豫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虽然任期不到3年,但他以“惊心动魄”一词来形容这段经历。第一次海湾危机、韩国及朝鲜加入联合国、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都在这期间发生。

据李道豫介绍,自 1988 年起,每逢国际上有重大事情发生,并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时,联合国5 个常任理事国大使按惯例必须首先进行磋商。再加上陪同开会的5国参赞在内,参与磋商的只有10个人,属于非正式磋商性质。发言既不用举手,也不用别人批准,每个人都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而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的他总是能很好地表达中国的意图。

最让李道豫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安理会半夜通知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美国和科威特联合提出,一是集体谴责伊拉克侵略,二是要求伊拉克必须退回到8月1日的阵地。因为科伊边界当时没有划定,有争议,所以不说边界。

“当时,我们这边在开会,伊拉克已经打进科威特首都了,这早就不是边境冲突了。”李道豫回忆道,他马上给外交部长钱其琛打电话,直接请示。他提出的建议是对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表示遗憾,对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提案投赞成票,得到国内批准。中方表态在国际上包括科威特也得到了正面反应。

这样的紧急情况经常发生,五国大使经常坐在一起开会讨论,美国代表甚至说五国大使见面的时间,比他见老婆的时间还多。联合国的院子不大,但它是世界的大舞台。在这个多边外交大舞台上,李道豫纵横捭阖,针对各大国际事件发出了中国声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在多个国际事件上与美国据力较量赢得尊重

刚刚结束了联合国的“惊心动魄”,出任驻美大使的李道豫又遇到了多事之秋,走马上任就被美方打了个“下马威”。

1993年3月,克林顿政府刚刚上台就对中国推出“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政策,如果中国不就范,就要在一年限期后取消最惠国待遇。4月,李道豫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时任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克里斯托弗用所谓一年的限期来加以威胁,李道豫对此沉着应对,坚信这种既损人又损己的政策终究要失败。果然,面对中国反对外国干涉内政的严正立场和美国工商界的反对,克林顿在一年后主动终止这个错误做法。

同年8月,又发生了“银河号”事件,后来又经历了“导弹制裁”事件、美国国会反对北京申奥。尤其是1995 年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事件使两国关系降到最低点。

在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后,李道豫与克林顿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我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摆出来,并申明了中国的立场,当时克林顿总统的脸都涨红了。”李道豫说。从1995年6月到10月,两国首都没有对方大使。他当时也奉调回国述职以示抗议,直至美方承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后,他才奉命返任。

1997年10月至11月3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访问之前和过程中,李道豫带领驻美使馆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访问的成功。至此,在李道豫离任之前,中美关系才迎来了好转。次年3月他离任之时,100 多位议员出席了在美国国会曼斯菲尔德大厅举行的招待会为他饯行,这样的规格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在经历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驻美期间,李道豫始终坚守原则,维护国家尊严,有力捍卫了国家利益,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他外交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道豫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全过程。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谈及中美关系时,他曾表示,我亲历过两次针对中国的较量之后,美国不得不承认和中国对抗是没有出路的,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也是没有出路的,中国的发展是遏制不了的,只有采取合作和对话,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当前,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句话依然契合。(刘叶婷)

(责编:刘叶婷、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