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新中国成立70年“大使说”系列报道——

周晓沛:不辱使命,终身磨一剑

人民网记者 刘慧
2019年09月06日08:31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周晓沛出生于南方小乡村的一个鞋匠家庭。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却也望子成龙。从小就喜爱读书的周晓沛中考成绩优异,是全区第一名,但因家庭出身不是贫农、下中农,而被分配到了民办中学。这样的打击和艰苦的学习环境,并没有使他气馁,学习反而更加刻苦。1964年,周晓沛喜出望外地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上了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进入大学后,老师一句“学外语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一下子印到了他的脑海里,成为其人生座右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周晓沛被学校推荐进入外交部工作。从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的科员,驻苏联使馆研究室随员、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外交部苏联东欧司苏联处副处长、一等秘书、处长、参赞,东欧中亚司参赞、副司长、司长,到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成功没有捷径,周晓沛一步一个脚印,勤勉不懈深耕外交领域数十年,亲历了中苏/俄关系的别样风雨,以及出使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折冲樽俎,在外交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山娃子”到外交官,周晓沛大使的奋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却始终砥砺前行,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人生。本期“大使说”,让我们走近中国前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周晓沛,聆听他四十年外交生涯的苦与乐。

亲历中苏边界谈判

有着“马拉松式谈判”之称的中苏边界谈判,是周晓沛外交生涯的起点,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见证了中苏关系破镜重圆的一幕幕。

1973年初,周晓沛进入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工作。当时,中苏关系敌对,双方交往很少,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就剩下了“一架飞机、一列火车和一个大使馆”。1969年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后恢复的中苏边界谈判正在北京进行, 周晓沛被安排到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实习。“我的外交生涯就从这里开始了。”周晓沛说。

周晓沛从管理资料和办案学起,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两国边界条约规定、7600多公里边界线具体走向及相关国际法和水文地理等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就像每天背单词那样,记熟了3万多平方公里争议地区的详细论据资料,逐步掌握了两国边界问题的由来及其症结所在。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每天下班后他都要留在办公室继续补课学习,往往10点之后才能回家。回忆起那段日子,周晓沛说:“在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的六年中,我不仅研究两国边界问题的历史沿革,了解中苏关系的演变情况,而且直接体验到了政治谈判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关于中苏边界谈判问题,毛泽东主席说过:我们应当好好谈判,谈出个睦邻友好关系来。要有耐心。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中苏边界谈判中的“文斗”,至今令周晓沛难忘。

周晓沛举了个例子,在一次大会发言中,中方用了一连串排比句,要求苏联应当怎样、怎样才能改善两国关系,听起来很带劲儿。喜欢咬文嚼字的苏方团长伊利切夫按捺不住了,激动地反问道:刚才中方团长讲了苏联五个“должен”(应当),我们苏联到底欠你们中国什么了?伊利切夫一字一字地往外蹦,最后一字拖得特别重且长:“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ни кому, ни в чем не должен!”(苏联谁也不欠,啥也不欠!)当时周晓沛有点纳闷,请教老翻译后才明白伊利切夫为何大动肝火。俄文 “должен”的词根是“долг”,意为欠债,该词分量确实很重。还有一次,在激烈的辩论中,苏方团长指责中方对其发言做了“болезненная реакция”( 过分反应),翻译将其译成“病态反应”。中方团长听后火冒三丈,怒斥苏方理屈词穷,不惜进行“人身攻击”,对方则感到莫名其妙。

从这些花絮中不难看出,中苏之间的“马拉松谈判”不仅时间拖得长,过程也是针锋相对、十分激烈,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文斗”。当然,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改善,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谈判中开始相向而行,最终达成妥协。这也是互利共赢的最好结果。

正如周晓沛所说,外交官并不像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样,耍耍嘴皮子就行了。他们是没有穿军装的战士,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捍卫着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做好能源外交大文章

在回忆起几十年的外交生涯,周晓沛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可能还要数在哈萨克斯坦担任大使期间,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和推动建设中哈原油管道这两件事。

“2003年9月,我到哈萨克斯坦工作。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中哈原油管道建设,做好能源外交这篇大文章。”周晓沛说。

到任第三天,周晓沛就马不停蹄地前往拜会有2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哈萨克斯坦外长托卡耶夫,直截了当地谈了中哈能源合作的前景及今后的打算,强调这是两国领导人的重大决策,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共同推动完成这一世纪工程。托卡耶夫很痛快就同意,还表示他曾当过总理,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自己的影响给予帮助。第五天,周晓沛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递交国书,双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就是两国能源合作。纳扎尔巴耶夫不仅完全赞同尽快建成哈中原油管道,而且主张铺设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据周晓沛回忆,哈萨克斯坦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管道施工过程经历了超低温环境的严峻考验。2005年12月15日,中哈管道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哈总统和中国政府特使一同在总控室里按下按钮,顷刻间滚滚石油注入中哈管道,朝着中国的方向奔涌而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直通境外的陆地原油管道,也是我国与境外资源合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哈石油管道项目建设被称为中国能源外交的成功典范。周晓沛认为:能源外交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是当今国际上经济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驻外使、领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做好牵线搭桥、排忧解难和服务工作。尤其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对外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此外,周晓沛在任内还同他的一位老朋友哈萨克斯坦首任驻华大使一起,利用哈国立图书馆的场地,使馆提供有关设备,经过半年的工作,在阿拉木图共同开设了中国文化中心。在这里,不仅可以借阅有关中国的图书、画报,观看中国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参加中文培训班和讲座,而且可在电子阅览室直接上网了解中国的各种信息。此举受到该国青年学生的欢迎,也得到哈领导人的赞赏。

在外交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人们常说,外交是一门艺术。就像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外交官也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材。

作为外交官,要有勇有谋。如古人所云,“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周晓沛认为,在外交工作中,该硬则硬,斗而不破;该软则软,以柔克刚。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为祖国和人民赢得尊重,赢得朋友,赢得人心。

在俄罗斯工作时,周晓沛经常请对方外交部主管局领导和科员到使馆洗桑拿浴,轻松之余往往能敞开心扉,一些在正式场合不好说或不易处理的问题,可通过这种方式加以沟通解决,被称为“桑拿外交”。如有一次叶利钦总统访华前健康状况不佳,对方就在洗桑拿时“顺便”提到,希望在欢迎国宴上不要上茅台。于是立即将此信息报告北京。又有一次,叶利钦总统访华正值俄罗斯国内大选前夕,我国领导人在谈话中两次提到,希望俄罗斯在叶利钦总统的领导下,中俄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在洗桑拿时,周晓沛询问他们是否明白其中的含义?对方说,无论外交部,还是总统府,都注意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并认为这种支持反映了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波兰,中波两国人民之间传统友谊深厚,但某些政客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竟以人权问题为由拒见“中共大使”,甚至认为某个政党与中共建立关系是“大逆不道”。在周晓沛大使锲而不舍地做工作后,有的未再公开反华,有的成了朋友,有的还敢于站出来为中国说公道话。

世界上任何国家,外交工作都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外交官不仅有光环,也有说不尽的辛酸。周晓沛说,“我们那个年代,国家穷,夫人和子女不能随行,打不了长途电话,信使每隔一两个月才去使馆一趟,真是‘家书抵万金’。从某种意义上说,外交是一种默默地无私奉献,其中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牺牲。”

“对外工作这一行, 实际上是终身磨一剑,在外交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事实上,外交生涯中往往痛苦多于快乐。但是,每当想到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却能为祖国、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儿,没有碌碌虚度一生,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周晓沛语重心长地说。

点击查看更多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