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纽约州立大学—中国150”项目走过10周年——

用爱共建希望的方舟

2019年08月26日08:04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纽约8月24日电 (记者李晓宏)10年前,为中国灾区学子提供的教育援助,10年后开出怎样的生命之花?日前,“纽约州立大学—中国150”项目的参与者们相聚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共同纪念该项目成立10周年。在真挚的追忆感念中,在巨大的情感潮流里,人们欣喜地看到,爱与互助,穿越时空,发芽吐芯,让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让中美民众的友谊历久弥新。

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让7万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远离了那年的阳光。那段时间,整个世界将关切的目光投向灾区。时任纽约州州长大卫·帕特森办公室和纽约州立大学伸出援手,向150名来自地震灾区的中国学生提供了在纽约州立大学22所分校学习一年的机会。

聚会上,来自中国的当年学生与参与该项目的美国师生畅叙往昔的趣事,共享友谊的芬芳。光阴流转,十年前的学生如今已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他们与纽约州立大学的的那份情缘、那段记忆,不因距离遥远和世事更迭而淡漠。

2008至2009学年,为帮助中国学生从灾难的打击中恢复身心、勇敢前行,参与项目的院校均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并组织大量活动帮助学生们融入当地生活。许多美国家庭主动还为学生们提供寄宿,成为她们的“第二个家”。

“校长助理担心我们的英语不够好,每周会花一定时间与我们交流,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现在上海一家公司担任主持建筑师的郑渝鹏回忆初到纽约时的学习情景,“学校还给我们提供自行车,生活上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我们的学校比较偏僻,教务处主任经常开车带我们去远处的大超市买东西,每次我们外出旅行时,他都担心我们的安全,像个老父亲。”

“近一年的学习经历和此间得到的关爱,让我们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可以成为一粒种子,金沙深埋,影响人的一生。”郑渝鹏说。尽管人类因为国家、信仰、种族的不同而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但在地球这只船上,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大家需要相互扶持、 彼此温暖。

爱在传递,长歌动人。在各方帮助下,这些中国学生不仅如期完成了学业,还懂得了回报社会。在回国前,她们每人掏出50美元,加上学校老师及当地华人社区资助的零用钱,成立了“中国150基金”,先后向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玉树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3·11”地震灾区捐款。并与四川阿坝自治州教育局合作,资助当地小学生暑期赴美教育项目。

关爱托起希望之舟,交流开启理解之路。“我想让中国朋友来我家做客,让他们了解美国人。”参与该项目的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生物学教授丹尼·阿切里在现场座谈时回忆道,“通过更真切地感知、了解对方,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共鸣,我们的内心是一样的。”

“尽管当前部分美国战略人士鼓动美对华‘脱钩’,这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民间的友华力量。它提醒我们,保持中美两国接触是多么重要。”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表示,多年来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向前并不断丰富的,正是两国民间相互联系、相互理解的意愿与热情。

黄屏说,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人民共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民间播下友谊的火种。期待今后继续努力,让两国民众互助合作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责编:黄晓蔓(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