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国家电网在巴西严格保护1700多种动植物,在输送绿色能源的同时工程本身也尽显“绿意”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人民网驻巴西记者陈效卫、朱东君
2019年08月16日10:05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近日,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巴控公司”)建设的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提前获得环保运行许可证,并被评为巴西最权威的可持续发展奖项——“社会环保管理最佳实践奖”。巴西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最为严格的环保法,“二期”线路全长2500多公里,沿途地形复杂。国网巴控公司首席环境官安赛莫告诉记者,“二期”在与1700多种动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严格守法,重视环保等社会责任,在输送绿色能源的同时,工程本身也尽显“绿意”,堪称“一带一路”的示范工程和绿色风景线。

受伤的树懒享受着“特护”待遇

托坎廷斯河是巴西北部的一条大河,全长2000多公里,河面开阔,河宽基本上超过1500米。“二期”输电线要跨过这条河,被称为“大跨越”工程。记者来到河边时,输电线基塔的搭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在工人休息的地方,记者发现了一个水桶,桶里懒洋洋地趴着几只小乌龟。“都是自己爬上岸的。为了避免施工伤害它们,就先把它们养在桶里,找到适宜的地方再放生。”一旁的工人解释道。有一次,工人发现了一只陆龟,正准备放生时动物保护人员发现陆龟的后腿上有一只蜱虫。蜱虫虽小,却可能危及陆龟性命。动物保护人员成功清除蜱虫后才将陆龟放生。

动植物保护人员出现在施工现场并不奇怪。事实上,早在施工开始前,“二期”聘请的260多名动植物保护人员就开始了工作。“最早到达工地的是3类人——环保人员、测量人员、土地协商人员,接下来才是施工人员。”国网巴控公司董事长蔡鸿贤告诉记者。

坐落在帕拉州的欣古换流站是“二期”起点。国网巴控公司外聘动物保护人员哈法尔告诉记者,修建换流站过程中,他发现树上的鸟窝里有一个鸟蛋,便和其他环保人员围出一个20多平方米的警戒区域,直到两周后孵出的小鸟飞走才解除警戒。“小鸟虽不是珍稀动物,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应得到尊重。”哈法尔说。为了照料生病或受伤的动物,“二期”在输电线路沿线修建了15个动物保护中心。

有一天在施工现场,一只三趾树懒从树上掉了下来,虽未流血,但还是被第一时间送到最近的动物保护中心。拍片子,清洗,包扎伤口,打止痛消炎针……3天后,树懒恢复如初,被放回雨林。哈法尔笑言,一点外伤而得到如此呵护,树懒享受的是“重病号”的“特护”待遇。

而在米纳斯吉拉斯州,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一片林区栖息着不少珍贵的金刚鹦鹉。“为了保护它们,我们只能忍痛修改线路。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工作量,后期不得不调动各方资源赶工。”参与施工线路修改的“二期”线路部经理达尼洛说。

在施工现场外种植树林达16500亩

在巴西,一个项目中标后,便立即启动环评工作,形成环境影响报告。环保人员先搜集书面材料,了解项目沿途动植物情况,标出施工时重点保护区域,待每一段项目正式施工前再现场踏勘,给出更详尽的调查报告及保护方案。环保人员还会对施工方进行动植物保护教育,移植珍稀植物,转移附生植物等。

“二期”环保专家米歇丽告诉记者,施工中沿线走廊的灌木只能砍不能拔,以免造成水土流失。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要砍成段并码放整齐,堆放在指定地点,相关木材信息还要标记在木材和树桩上,以便此后追溯源头。记者前往伐木现场采访时,40公里路程驱车3个多小时,因为沿途修建的尽是土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而在线路经过帕拉州的热带雨林时,为了减少树木砍伐量,项目加高了雨林内的9座基塔。

对施工期间砍伐的植被,则要“等量补偿”。在欣古换流站附近,记者看到一片施工前就规划好的空地。“我们选择了一块原本植被就不多的区域,现在用作弃土区,等工程结束,这里会复种上植物。” 国网巴西公司环保部主任助理李俊峰告诉记者。据统计,“二期”在施工现场外种植的树林面积达16500亩。

除了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施工线路还要避开天然洞穴、历史古迹、保护区等,民众的意见也要充分考虑。蔡鸿贤告诉记者,“二期”在环评期间,先后在12个城市组织召开了13场环评听证会,共约2000人参加。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原先规划的线路距一个瀑布较近,景点经营者和民众认为线路会影响景观,“二期”就吸收意见调整了线路。

为了保护河流的原生态,两座基塔多花费500多万元

更多的时候,特高压项目保护的不仅仅是动植物,而是整个生态系统。

特高压项目本身也代表着绿色。在超过10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传输中,特高压传输比常规传输效率高,损耗少,更环保。以欣古换流站为起点,电力经过2500多公里传输。支撑起这2500多公里输电线的,是一座座基塔。而整个线路中最高的两座基塔,就是位于托坎廷斯河两侧的“大跨越”。

还没到河边,远远便能看见两座高塔从层层掩映的绿色间高高耸起,塔上工作的工人凝成小小的黑点。而当记者乘船来到塔下抬头向上看,更觉其高耸入云。这两座基塔高160多米,是普通基塔的3倍;两塔间距达到1136米,是通常间距的1.6倍至2倍。

“大跨越”施工现场指挥员阿劳若指着河南侧的基塔,向记者讲解“大跨越”的施工难度。“大跨越位于岸边沼泽地,必须采用特殊的钢管混凝土桩基础,而施工只能在专用驳船上才能开展,工艺特殊,施工时效性要求高,可供利用的场地很有限。”除了施工难度大,“大跨越”的施工成本也高,比普通基塔增加了约300万雷亚尔(约合540万元人民币)。

但“大跨越”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这里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水草、灌木、乔木以及鱼类、昆虫、鸟类等。基塔的选址充分考虑了保护动植物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河流的通航条件。”阿劳若介绍道。

“工程选线首先是环评选线,其次是地质选线,最后才是经济选线。”蔡鸿贤说。据统计,“二期”输电线路先后进行了20多次优化,调整线路700余公里,调整塔型设计200余座,增加塔材千余吨。

“国网巴控公司履行环保义务的积极态度,开展环境调查的扎实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尊敬。”巴西环保署环评技术负责人克劳迪娅女士褒奖道。

(责编:李圆征(实习生)、贾文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