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要传承也要会传播(记者手记)
作为俄罗斯第十四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的开幕演出,以实情、实景再现明代文豪汤显祖巨作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莫斯科州立大学惊艳“绽放”。我目睹了观众两小时户外冒雨观演不退场的极大热情和组委会艺术总监对演出的高度评价,再聆听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不禁感慨:这不正是“文明对话”最真实的一幕吗?
此次《牡丹亭》在莫斯科演出时,受到各界广泛欢迎,俄媒也极尽浓墨重彩。但有个环节,却令见证全过程的我格外动容——正式演出前一天,主创团队主动“加场”,为市民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昆曲讲座。
剧团创建人、昆曲中青年演员张军解释,他们希望通过详尽的解说、普及、交流、互动,让海外观众了解昆曲的历史,明白把演出从室内舞台搬至园林实景的良苦用心,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亲近,感受中国在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时的立场与努力。
此种用心让人深思。
作为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昆曲存世已有600多年,也遭遇了观众日益减少的危机。虽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要想把它带到世界舞台,让文化背景、审美取向等差异巨大的外国人接受、理解乃至欣赏,难度可想而知。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民族的”未必天然会成为“世界的”,两端之间,存在跨文化、跨国家、跨民族的交流如何冲破壁垒、不会折损的难题,还可能因为不解抑或误解,让文化的差异变成文明的误会。
“民族的”要想成为“世界的”,既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还需要积极的交流、真诚的对话、用心的传播。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是一种传播,舞台下的交流分享也必不可少。要知道,了解是欣赏的前提,交流是互鉴的基础。
这些年,国外的优秀文化“走进来”,我们的传统经典“走出去”,活动日益增多,形式愈加丰富。不过也需承认,许多观者的兴趣,还只是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天然好奇,停留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基本礼仪上;不少文化的交流,也似乎更在意演出的场次、办展的频率,忽略了台下的传播。有的即使意识到了“普及”的必要,却往往只是一纸“简介”,缺少互动交流。这就让文化的“走出去”,有时会遗憾地止步于彼此的“相望”——事实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做到“相吸”“相赏”。
回到《牡丹亭》的莫斯科分享会。两小时里,全套彩妆的主创人员,精心制作了俄文版的PPT演示图,向观众普及昆曲历史、现状,演示舞台效果。一声“姐姐”,不同唱腔,让观众听懂其中的情绪差异;一个云手,几步摇曳,传递丰富的内心情感。
零门槛前来参加讲座的当地市民,不断提问,争相学唱,竟无一人提前离席。事后有很多观众说,这比看正式演出更过瘾,因为能知道许多“为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承者们对本国文化的敬畏、对国外观众的真诚。
《牡丹亭》里有名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如同巨大的宝藏园林,在把各国人民引入园林时,不妨多制作一些“入园指南”。那样,人们非但不会迷路,而是会更加迷上文化之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7日 1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