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国际智库论坛在京举行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和睦共生 包容发展的中国智慧

2019年05月17日10:4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及欧美同学会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智库论坛暨菖蒲河论坛”在京举行。 (刘晓琰 摄)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及欧美同学会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智库论坛暨菖蒲河论坛”在京举行。 (刘晓琰 摄)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刘晓琰)5月15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及欧美同学会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智库论坛暨菖蒲河论坛”在菖蒲河边的欧美同学会百年会址举办。本次论坛围绕“中国与世界:开放·合作·共赢”的主题,及六个主题分论坛交流研讨“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发展理念。来自亚洲和欧美国家的62位中外嘉宾参加了大会交流。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该理念超越了国家的概念,为世界绘制了一幅平等相处、命运共存的未来图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邹晓东发表开幕式致辞。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莫罕·穆纳辛何,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比利时“欧洲之友”董事会理事保罗·瑞维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分别做主旨演讲。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王丕君主持论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莫罕·穆纳辛何指出,世界正面临众多挑战,包括不平等、贫困、能源和水资源短缺,财富分配不均,以及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这些全球性问题无法仅靠某一个国家予以解决,全人类必须联结起来,携手应对冲击和挑战。中国在其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那就是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理念。

莫罕·穆纳辛何表示,我们需要包容式发展,要把更多的人纳入到经济发展当中。不仅如此,新的世界呼唤开放思想和世界眼光,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邻国,也要长期关注整个世界的动态发展,思考几十年之后的世界会是怎么一幅景象。

罗马尼亚工商会荣誉主席勒兹万·伊万·珀乌内斯库引用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类现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全人类要形成互帮互助和共同发展的新共识。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合作的伙伴,我们还需要朋友。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增进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共同找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案。莫罕·穆纳辛何表示,这也正是中国能够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因为中国早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概念。

尼泊尔中国协会的主席普瑞姆·沙格尔·波德尔表示,只有建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才能够持续稳定下去。任何一个国家和文明都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真正的世界秩序绝对不会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的。尼泊尔的经济状况虽然不比中国,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构建平衡的关系,这一切都归功于平等尊重和互相理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仅包括包容式发展,还包括可持续发展。莫罕·穆纳辛何称,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类才能够脱贫。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的保护。如果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人类就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迎来越来越多的冲突,最后只能通过战争才能缓解矛盾。所以当今的世界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并且进一步扩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作主题演讲。(主办方提供图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张宇燕表示,从经济学上来讲,一般认为中国的开放是学习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所谓自由贸易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即贸易可以带来利益,通过贸易大家可以共同富裕。其实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典籍《淮南子》、《史记》中就已经有了自由贸易的理念,“以所有、易所无”,用我们有的东西换我们没有的东西;“以所多,易所鲜”,用我们产量丰富的东西,换我们量少的东西;“以所工,易所拙”,用我们擅长生产的东西换我们不擅长制作的东西。这些理念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文献里已经明确写出来了。

“所以自由贸易理念是中国的传统。”张宇燕说,时至今日,强调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实际上是回归中华民族的文化本体。中国有对外开放的传统,中国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宇燕从经济学研究者的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诠释。经济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即在没有任何人受损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层次更高的概念,那就是“孔子改进”。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自己要成功,也要让别人成功;自己要富裕,也要别人跟着一起富裕,这是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

张宇燕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天安门的城楼上永远都是两句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两句标语就说明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中国要经济发展、繁荣富强、民族复兴,另一方面中国也一直关心全人类、致力于促进全人类的进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知识共享、信息互通

韩国开发研究院国际政策研究生院院长柳钟一表示,目前国际社会的开放、合作和共赢理念实际上遇到了一些威胁。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不是一个黑天鹅事件,那是由许多国家和金融机构不理性的行为所导致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新自由主义市场的背景之下,全球接连陷入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全球化受到巨大的冲击,世界不平等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场本身无法完全实现人类期待的社会平衡。为了使市场不失灵,让世界更有效率的运作,政治决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世界希望看到更加民主、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模式。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柳钟一强调知识共享、信息交换的重要性。全球合作离不开知识交流,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人类福祉的改善都得益于知识的交换和共享。柳钟一认为,可以通过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享,来改善发展的不平衡和缩小差距。他呼吁世界摒弃狭隘的思维,共同打造知识共享的桥梁和纽带。

(责编:杨牧、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