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2019年05月16日04: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5月15日下午,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上,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发言。
  本报记者 张慧中摄

  5月15日上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在大会新闻中心,中外记者通过大屏幕关注开幕现场直播。
  人民视觉

  5月15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

  文旅交流 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 李志伟 颜 欢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一表述,成为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认为,旅游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泰中两国的文化旅游交流非常成功。旅游业收入占泰国经济总量的28%,中国游客做出了重要贡献。

  柬埔寨旅游部长唐坤表示,近些年,中国赴柬游客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是中柬文化旅游年,相信将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希望柬中团结合作、民间交往越来越密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学院院长耿伽·乌普莱蒂指出,旅游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最实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心意相通,应深化产业合作、加强文旅创新,充分挖掘两国人文、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才能真正促进民心相通,民众间的情谊才更经得起考验。”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长波显坎·冯达拉说,“文化与旅游可以将不同文明联结在一起,消除隔阂、增进互信,是人与人交往、国与国合作最好的桥梁之一。”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和旅游交流蓬勃发展,‘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相约北京’等文化和旅游品牌活动,已成为亚洲各国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展示旅游产品精粹的重要平台。”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未来,中国愿同各国推动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持续发展,为亚洲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贡献力量。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

  和谐交融 增进互信

  本报记者 张慧中

  在琵琶、阮等乐器的伴奏下,在各国经典诗歌的朗诵声中,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开场。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片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众多古老文明交相辉映,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而独特的贡献。”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表示,深化媒体合作,推动文明对话,是区域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的重要内容,必将为亚洲地区和亚洲文明的繁荣发展提供助力。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思想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和谐交融,互学互鉴。”菲律宾新闻部部长马丁·安达纳尔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对于亚洲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根廷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局国务秘书赫·隆巴尔迪认为,今天,人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技术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战略机遇,亚洲和拉美媒体可以携手打造平等、多样和友好的沟通平台,推动各国文化交流互动。

  在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看来,媒体既是对话的载体,也是对话的产物,要致力培养能够接受、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受众,这将有助于在当今世界构建和平与宽容的氛围。

  增强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我们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柬埔寨新闻部部长乔干那烈表示:“今天的会议将成为我们相互理解的基础,助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

  多元模式 互鉴互学

  本报记者 王佳可 陈尚文

  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上,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300余名中外嘉宾,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出谋划策。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一个强有力的积极信号。”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安表示。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认为,自古以来,亚洲文明间的对话促进了繁荣。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一项文明交融工程,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过去40年,亚洲各区域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亚洲经济的主要推进器是中国。他说:“习近平主席宣布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坚信这一宏伟目标会实现。今天,我们这些‘老外’要向中国学习。”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谢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亚洲国家要创造兼具包容性、多样性和利于彼此学习的大环境,振兴亚洲文明,促进共同繁荣。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赫坦建议,促进亚洲不同文明的对话,促进不同发展模式互鉴互学,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竞争中取长补短。

  麦启安拿起咨询台上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文版对记者表示:“人们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在他看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闪耀着以文明交流谋和平、以文明对话促发展的真知灼见。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

  文明对话 大国担当

  本报记者 韩晓明 杜一菲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我非常赞赏和钦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它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说:“我们应该加强相互理解与跨文化交流合作,努力寻求本地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平衡。”

  英国历史学家、畅销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者彼得·弗兰科潘表示:“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文明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的交流与交往,正在今天得到新的延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灵桂认为,我们正在共同参与构建的历史进程是如此深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亚洲文明、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举足轻重。”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鲁卡·马里安·斯卡兰提诺说:“当今世界,文明的‘自给自足’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恒久发展。亚洲文明源远流长,其丰富性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它曾经也将永远深刻影响和塑造我们每一个人。”

  

  维护文明多样性分论坛

  和而不同 十分珍贵

  本报记者 李应齐 曲 颂

  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展开热烈交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为亚洲地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亚洲精神遗产和价值观提供重要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主任穆萨·雷表示,当今世界面临许多挑战,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多个层面促进沟通与交流,是一次搭建友谊桥梁的重要会议。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知名汉学家安乐哲认为,“对文明的最好维护,是认识它、了解它。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了展示与沟通的大平台,中国文化尊重并倡导‘和而不同’,重视合作,在当前全球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这一精神特质十分珍贵。”

  古丝绸之路上,琵琶、二胡等乐器曾十分盛行。长期研究亚洲传统音乐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让·杜陵表示,“正是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才让我们欣赏到世界各地丰富和美妙的音乐。”

  黎巴嫩—中国友好联合会主席马斯欧德·达希尔认为,古丝绸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交流。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认为,秉持开放和欣赏的态度,是促进文明交流的内在动力。每个国家、各种文明看到对方如何欣赏自己,自然会产生深入了解对方的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打破文化壁垒和经济保护主义。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多行,做实人文对话,做深教育对话,做细心灵对话,做好精神对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

  

  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分论坛

  青春能量 繁荣亚洲

  本报记者 焦 翔

  “青年人有责任传承历史,搭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之桥。”5月15日,300余名中外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分论坛,他们来自13个国家青年机构和组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马来西亚年轻企业家塞万姆,刚刚参加了2019“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干部研修班,他表示,通过与中国越来越频繁的交往,他和所有来自东盟国家的学员更喜欢中国了,“共通的亚洲文化是我们的友谊根基,而中国的快速崛起又为全亚洲的青年人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当前,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有所抬头,此时更需要展现年轻人‘青春的力量’。”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海燕发言说,亚洲青年人的团结友好,是“献给世界的礼物”。很多与会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一带一路”,认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彰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显示了很强的感召力。韩国共同民主党青年委员会委员长张京泰说,“亚洲青年应当从历史中获取经验和智慧,促进亚洲新的腾飞。共建‘一带一路’是亚洲青年人不可错失的机遇。”

  “郑和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时还不到40岁”,马来西亚青年和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表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青年人是推动世界合作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的合作交流方兴未艾。近年来,全国青联与60多个国家的140个青年组织和机构、20多个国际组织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青年应担当起光荣使命,为亚洲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注入青春正能量。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6日 05 版)

(责编:李枫、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