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东方工业园,结出务实合作硕果(第一现场)

本报赴埃塞俄比亚特派记者 景 玥 黄培昭
2019年04月19日04: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0公里外的杜卡姆市,有一座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工业园——东方工业园。作为中国在埃塞首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它见证了中埃务实合作的深入发展。

    

  园区正门口,“东方工业园”5个红色大字和下面红色大屏幕上打出的“中非友好合作共赢”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聚集了不少前来找工作的当地青年,看到有中国人来,便立即围过来向记者打听工作的相关事宜。交谈过程中,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到中企工作,获得一技之长。

  由蓝图走向现实,工业园的建成为埃塞工业园模式发展做出样板。如今,东方工业园极大地促进埃塞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其发展模式不仅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同,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为埃塞其他工业园发展做出样板”

  杜卡姆市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区,如今因贴着“埃塞俄比亚制造”的标签而在非洲地区小有名气。一名当地司机告诉记者,原本这里能见到的就是村庄、农田和牛羊,现在因为有了工业园,这里生机勃勃,有了人气,周边餐馆、商铺、交通也都发展起来了。

  工业园的建成并非易事。由于埃塞政府对工业园模式完全陌生,工业园建设初期,很多工程难以推进。正因如此,工业园董事长卢其元组织埃塞官员们赴中国各地对工业园模式进行考察。他们先后走访了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地,这一行给埃塞官员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对工业园模式也有了初步了解。随后,东方工业园即被埃塞政府列为该国“工业发展计划中重要的优先项目”。时任埃塞总理梅莱斯·泽纳维指定工业部牵头成立了筹委会和技术指导委员会,每3个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允许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开通“绿色通道”,每年都可以直接向他汇报两次发展规划。

  “当时,基础设施和厂房都建好了,但没有企业愿意来。”东方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焦永顺回忆起运营初期的艰辛,言语间带着心酸。所幸,时任埃塞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对东方工业园非常重视,他认为这是未来埃塞工业发展的“跑道”,于2012年下达行政命令给入园企业办理了土地证。2015年4月,埃塞政府出台首部《工业园法》,消除了许多入园企业的顾虑。

  历经10多年的发展,东方工业园就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奋斗史,目前该工业园已完成2.33平方公里的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型钢结构厂房32万平方米,成为埃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焦永顺自豪地说:“我们的努力为埃塞其他工业园发展做出样板,现在埃塞的十几个工业园都会不定期组团来东方工业园学习运营经验。”

  “中国企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如今,东方工业园承载着拉动埃塞经济增长和促进当地就业的重要使命。目前入园企业已达9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来自中国,行业横跨水泥生产、木材加工、制鞋、汽车组装、钢材轧制、纺织服装、家纺、日化、制药、食品等。入园企业总投资达6.4亿美元,累计总产值8.5亿美元,累计上缴税收7000万美元,解决埃塞当地就业1.5万人。

  在园区内的中国江苏利达牛仔裤厂,记者看到,生产车间宽敞整洁,几百个当地员工正在流水线上埋头工作。工人阿迪尔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一个农民,自从来利达上班后,不仅收入增加,而且对牛仔裤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现在知道了怎么剪裁,怎么染色,以后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了,在中国企业工作让我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长,这种获得感前所未有。我爱中国,中国企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阿迪尔激动地说。

  制造加工型企业在埃塞的落地生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内陆国家的物资需求。目前,埃塞俄比亚医药产业仅有20余家本土制药公司,产能仅能满足市场总需求的15%,剩余85%只能通过药物进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埃塞医药产业缺乏本国生产的支撑。园区内的三圣药业有限公司医药工厂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极大地缓解了埃塞药物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埃塞俄比亚建设部部长艾莎·默罕默德认为,“这是埃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二期建设注重形成产业集群”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工业园的第二期建设将注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集群优势。卢其元已向埃塞政府提交了未来10—15年的发展规划,该规划以苏州工业园为模板,以制造业为基础,建设融工业、居住、金融、商务、物流为一体,包括教育、卫生、湖泊景观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新城区。它的建成将有利于促进埃塞的工业化进程,助力该国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

  谈及未来发展,焦永顺说,“在运营初期,工业园并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工业园二期建设注重形成产业集群。对上下级产业链进行完善,创建相互依存的工业体系产品,打造集群优势。”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大规模建设工业园,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推动工业化发展。去年,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在考察东方工业园时表示,东方工业园是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中国政府相互信任与合作的结果,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体现。“中国投资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发展,为中国与其他非洲国家关系发展发挥了榜样作用。”

  东方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考察完工业园区后表示,中企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提升了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帮助埃塞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预测部负责人哈立德·侯赛因认为,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投资增加以及国内工业园的建设。

  由于东方工业园的样板效应,埃塞俄比亚政府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了中非产能合作,也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目前,埃塞俄比亚全国有10多个工业园,其中多个由中国企业承建运营,工业园模式正成为埃塞俄比亚发展的一张“名片”。

  (本报埃塞俄比亚杜卡姆市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9日 16 版)

(责编:岳弘彬、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