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正气常在  精神永存(观点)

林雪丹
2015年10月09日03: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的这句名言,振聋发聩,历久弥新。

  英雄凝聚着民族理想,承载着民族精神,背负着民族期望。

  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不时袭来。网络上的恶意调侃与无知质疑,是对人民英雄光辉形象的亵渎,对主流价值观的歪曲,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

  70年前,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承抗战精神、捍卫爱国主义信仰是确保我们向着崇高理想和正确目标前进的伟大动力。

  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欧洲主战场。今年,两国共同举办了系列活动,纪念在这场战争中逝去的英烈,提醒世人勿忘历史、珍视和平。

  尊重英雄、传承历史、弘扬爱国主义是俄罗斯强大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在俄罗斯,城市的许多街道都是以苏联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公园里、林荫道上总能看到英雄人物的雕像。每座城镇都有祭奠苏联卫国战争烈士的纪念碑和长明火,许多新人在婚礼当天会来到纪念碑前敬献花束,感谢那些用生命换来今天美好生活的英雄。每年5月9日,红场胜利日阅兵的看台上,最好的位置一直是留给那些胸前缀满勋章的二战老兵。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承者,用苏联红军英勇杀敌捍卫领土的故事激励着子孙后代为建设强盛的国家而奋斗。

  在欧洲、在亚洲、在美洲……每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以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为骄傲。崇敬英雄,为凝聚民族力量、推动国家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70年如白驹过隙,飞逝的时光在抗战老战士身上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英雄的岁月凝聚成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珍惜健在的老战士,传颂他们不能忘却的记忆,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历史告诉我们,唯有承继数千年中华文明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构筑全民族共同的道德价值观,才能抵御强敌入侵,实现国家发展壮大的宏伟目标。民族英雄正是代表崇高价值观的旗帜,是我们精神信仰的依托,是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09日 22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