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中,牢牢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
9月29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嘉宾云集,畅所欲言,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的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成为主要话题。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肯尼迪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美国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双边关系。双方应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合作,共同推动美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造福两国及世界人民。
庆贺,系条红色领带
人群中,本报记者见到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副院长、亚洲项目主任包道格先生。身材高大的包道格特意系了一条红色领带,他指着红色领带用中文对本报记者说:“这是红旗飘飘!”看到记者也打着一条红色领带,说者闻者均会意大笑。
“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包道格就习近平主席访美说,“其意义在于,在一个关键时刻稳定了美中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双方开诚布公,在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取得了成果,增进了互信,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美国前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对此很有同感。“这确实是一次增信释疑之旅。”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说,习主席访美增信释疑这个目的完全达到了,比预测的还要好。原因在于,在这困难时期,习主席之行打开了新局面。这次访问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当年邓小平访美相媲美。一次访美不能改变所有人,但至少奥巴马用“极富成效”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习主席这次访问。
李成表示,对中国而言,此行体现了三重意义:第一,赢得美国人的尊重,不仅是对习主席的尊重,也是对中国13亿多人民的尊重。第二,两国经济是互补的,合作是最重要的,中国依然是很大的市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第三,美中两国不要冲突,包括在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实际上互相尊重、不对抗,继续合作双赢,这就是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尽管美国领导人在语言上不愿多提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在具体过程中是完全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定力,感悟柳暗花明
只有在华盛顿经历过今年以来的风风雨雨,才更能掂量出习近平主席在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展开这次历史性访问的分量,也更能体悟“柳暗花明”的快意。今年年初,有美国智库认为中国将在经济和军事领域撼动美国在亚洲和全球的统治地位,建议奥巴马政府“抗衡而不是继续帮助中国的崛起”,打造排挤中国的贸易体系,更多地限制向中国出口敏感高科技产品,同日本等亚太国家打造更密切的同盟关系以限制中国崛起。还有人再次发出中国即将“崩溃”的奇谈。有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关于美中关系处于“临界点”的说法又引起关注。随着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临近,一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以习近平主席访美为由头一再拿中国说事儿。
就在中美双方正式宣布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后,《华盛顿邮报》9月16日刊发题为《尴尬吗?是的。但美中双方均视习的访问为互惠》的显著报道。报道援引美国白宫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的话说,那些关于接待习主席访美礼仪安排的争论“有些行不通”,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罗兹还说,如果美方降低此访规格,这可能会使美国感觉良好,但这无助于美国的利益。在引用罗兹此语后,这一报道称,几十年来,华盛顿与北京一直同时作为全球伙伴与战略对手进行着微妙接触。两国联手合作的能力常常因价值观冲突和深深的相互疑虑而遭到考验。
美国媒体所认为的“尴尬”从一个侧面描述了随着美中两国关系从“隔洋相望”到“近身接触”的不断动态发展后,一些美国人士愈发深重的战略焦虑和矛盾心理。上世纪70年代以前,当中美两国仍被太平洋隔绝之时,“神秘”是被说得最多的字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地球村的迅速变小以加速度融合着中美两国的利益,也不断冲击着人们对两国关系的战略认知。从居高临下到平等相待,这个弯子并不好转。当中国的发展壮大超出许多人的意料之时,各种“白眼病”“红眼病”集中发作,中国愈来愈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威胁”。在希求永保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如何与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打交道,也愈发成为一个难免“尴尬”的战略抉择。当惯了世界老大,既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傲,也有草木皆兵的敏感,且极易做出过度反应的误判。若遇足够刺激的外部条件,在偏执的温床上便会争相发出耸人听闻的怪论。
在杂音、噪音密集发作之时,只有站在历史高度,才能具有审时度势的定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他观察美中关系发展的近50年中,有关“临界点”的说法就出现过好多次,但事实上他所经历的8任美国总统、5任中国领导人都采取了同样的政策,所以两国必须合作。中美若发生冲突,对双方都是不幸,没有哪一方能够承受冲突的代价。
合作,本就别无选择
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论述给戈德堡先生留下深刻印象。戈德堡曾任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将军助手,现为美国陆军部长文职顾问,经历过上世纪美中关系的坎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坦承今天的美中关系当然比上世纪下半叶更好,但同时也更为复杂,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认为,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这是意味深长的。在中美关系中,应破除“一山不容二虎”的陈旧思维,摸索出互利双赢的新路。
威廉·罗普先生1973年就到过中国,此后曾在美国驻华机构工作并出任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处长,曾参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通称八一七公报)的谈判进程。他认为,习主席此访对于美方了解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极有益处。此前,美国国内确实对中国内外政策走向有着极大的担忧和误判倾向。习近平主席此访中就什么是中国梦、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中美两国到底应寻求建立何种关系等问题与美方深入交流,这对中美关系今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美中关系发展到今天,真是谁也离不开谁。” 罗普先生说,“前一阵中国股市波动,美国着实恐慌。”“我的圣诞节礼物钱都没有了!”戈德堡在一旁笑着插话。
美国欧亚洲中心中国部主任拉尔夫·温尼认为,习主席对美国的访问结果是一个“惊喜”。他对习主席在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民众话家常、讲故事、谈道理有深刻印象。“此访之后,美国民众对中国领导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对美中合作的前景更为看好。”
习主席访美之后,在美国对华政策七嘴八舌的争论中,主张合作的声音更为清晰而响亮。这一主张的背后是对20世纪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理性期盼。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不能够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寻求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灾难?!
恰如基辛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经常听到一些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争论。让我们问问自己,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中国还会发展,不管美国接受还是不接受,这是事实。美国应该接受中国与其资源和人口规模等量齐观的发展,有关美国是否能接受中国发展的讨论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因为双方除了合作别无选择。
惊涛拍岸是太平洋的常态,勇往直前更是太平洋的性格。中美合作共赢是理性的历史抉择,是世界的福音,也是一个充满曲折和种种“临界点”的历史进程。习近平主席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在此次访问之后,更多的美国民众对此深以为然。在第一任奥巴马政府内任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现任亚洲集团主席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主席的库尔特·坎贝尔说,现在的美中关系需要更为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更为宏大的格局。美中两国还是要合作,其领域应更为宽广。“对于美中两国而言,亚太地区足够大,共处是不可避免和必须的。”
(本报华盛顿9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01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