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经济特区 投资2.8亿美元 提供2500多个岗位
中企助力格鲁吉亚打造丝路明珠

![]() |
位于库塔伊西的华凌自由工业园外景。 |
![]() |
当地工人熟练操作机器切割原木。 |
![]() |
扫描二维码 |
地处欧亚交通“十字路口”的格鲁吉亚是丝绸古道的重要一站,也是中欧间最便捷通道的必经之地。坐拥这一地理优势,格鲁吉亚政府致力于将格打造为欧亚交通、物流中转枢纽,这一发展战略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谋而合。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不断增加,格鲁吉亚对华合作的愿望日益迫切,并将中国列为优先发展的五大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与此同时,自格鲁吉亚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和自贸区协定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其中,就包括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营企业——华凌集团。
因树结缘,从此在格鲁吉亚“生根发芽”
华凌集团在新疆是民营龙头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功涉足商贸市场、建筑设计、物业服务、对外贸易等30多个行业。依托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口岸便利,华凌商贸市场每年销往中亚的商品总额超过20亿美元。在深耕中亚市场的同时,华凌集团也将眼光投向西亚和欧洲,其中格鲁吉亚倍受青睐。
2007年,森林资源异常丰富的格鲁吉亚宣布对外拍卖森林采伐权,华凌抓住时机,一举拿下了为期20年、平均每年8.8万立方米木材的采伐权。第一年采出3万立方米木材后,由于往国内运输困难,华凌遂投资设厂,就地加工。为了帮加工好的木材找“婆家”,华凌集团员工背包找销路,步伐还迈向了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和阿联酋等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得知有来自格鲁吉亚的木材后,都喜出望外,欣然与华凌签订了采购协议。华凌集团格鲁吉亚总公司负责人王生新告诉本报记者,经过长期的良好合作,客户都是直接上门取货,节省了企业的运费。为了物尽其用,华凌继木材加工厂后,又在格投资开设了家具厂,将原木尤其是榉木加工过程中的余料制作成各类家具,提高了利润率,也丰富了格家具市场。王生新感叹道,起初来格采伐森林还是抱着试水的心态,感受一下市场潜力,没想到因树结缘,从此在格鲁吉亚生根发芽。
变废为宝,建起“走出去”战略大本营
库塔伊西市是格鲁吉亚中西部的历史名城和第二大工业城市,位于连接格东西两端的交通干线核心位置。为将在格境内的多个木材加工厂集中管理,华凌集团2009年在库塔伊西购买了1000多亩土地,建设大型工业园。此前,这片土地是苏联知名的高尔基汽车分厂。在苏联解体、车厂破产后,几万工人几乎一夜间全部失业,周围完善的配套设施顿失用武之地。华凌集团从破败中看到了商机:良好的基础,自由工业园免税等优惠政策,相对低廉的当地人力资源,有利的投资环境等。华凌库塔伊西工业园总经理马鹏龙告诉本报记者,在克服了初期的整修困难后,目前木材加工厂和家具厂都已入驻,还有一家石材厂负责集团在格境内投资的石材矿原料的加工。此外,多家建材、金属加工、电器制造企业正在与工业园洽谈入驻事宜。
华凌集团总裁米恩华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格与欧盟、土耳其签订有“超普惠制待遇”协议,格制造的7200个品种的商品进入欧盟和土耳其可享受免关税免配额待遇。国内出口加工企业如果落户华凌的工业园区,可避免出口配额等贸易壁垒,产品直通西亚、南亚及欧美市场。“这里将可能是中企走出去的战略大本营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产业支撑点。”
鼎力相助,使欧洲青奥会成功举办
2010年,格鲁吉亚获得了承办第十三届欧洲青奥会的资格。但格缺乏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经验,因此在青奥村建设上第一时间想到了有着房地产开发经验的华凌集团。华凌集团当时正希望在格首都第比利斯建一座国际商贸城,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以格为前沿打通辐射黑海沿岸的大型商贸圈。华凌集团与格政府一交流,双方达成共识,便筹划建设包含青奥村在内的华凌国际经济特区。
2012年7月,总占地面积7000多亩的经济特区正式开工建设,初步规划为市场区、居住区、生活保障区、保税区、自贸区、加工区、旅游度假区等。其中由10多栋精装修公寓、一家五星级酒店及餐厅和康体中心构成的青奥村在赛事结束后便成为居住区的一部分,对外出售出租。2015年7月,欧洲青奥会隆重举行,入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这座花园般的青奥村赞不绝口。
项目建设期间,格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多次前来考察,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配合华凌施工。欧洲青奥会协调委员会经理尼佐娃告诉本报记者,青奥会筹备期间她曾多次来考察项目,每次到访青奥村都看到新气象,“中国制造不仅有速度,更有质量保障”。青奥村交付格方时,加里巴什维利对华凌充分肯定,称赞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效率惊人,成就巨大,并表示格愿意学习、借鉴中国经验。
整个经济特区建成后可容纳10万人居住、就业。格议会专门通过议案并由总统签署总统令,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给予了该投资项目“最优惠的政策”。专门颁布法律保障外国投资者权益,这在格尚无先例。
截至目前,华凌集团在格投资已累计达到2.8亿美元,为格民众提供了2500多个就业岗位。经济特区建成后,还将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这给总人口只有300多万的格鲁吉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表彰华凌集团为两国企业互动互联作出的贡献,加里巴什维利向米恩华颁发了“最佳外资企业家”奖。
(本报第比利斯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6日 2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