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金砖合作 走深走实(权威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展望

2015年07月07日05: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南非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工人在中国一汽南非工厂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发

  我国设计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希望7号”运往巴西海域作业。
  人民视觉

  中国企业助力印度首都新德里地铁建设。
  新华社发

  一列满载货物的国际货物快运班列从乌鲁木齐奔向4000多公里外的莫斯科。
  新华社发

  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于2009年举行,从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6年来,这一机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日益发挥建设性作用,务实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

  

  沈陈(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者)

  萨米尔·萨兰(印度观察家基金会副主席)

  拉吉特·穆尔扎加列耶夫(俄罗斯“别尔列克—统一”地缘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 

  埃万德罗·卡瓦略(巴西里约州联邦大学国际公法教授)

  凯文·盖拉格(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推动国际金融体系革新

  沈陈:金砖国家已宣布成立新开发银行,并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本次领导人会晤期间,新开发银行准备召开首次理事会,金砖国家央行行长准备签署应急储备安排五国央行协议。

  新开发银行的建立,标志着金砖国家完成了从热门投资概念到政治合作象征、再到国际改革力量的蜕变。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仅非洲每年就约有4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但基于种种原因,世行等现行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基础设施贷款非常有限,即使提供贷款也总是附加各种政治经济条件。成立新开发银行,有利于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便利、充足的融资平台,缓解世界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非洲大陆活跃着很多金融机构,从根本上说都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长期以来,非洲国家只能从西方把持的国际机构获取贷款,被迫接受经济“自由化”、政治“改革”等附加条件,以至于在20世纪末期陷入援助、债务与“华盛顿共识”的恶性循环,被称为“没有希望的大陆”。新开发银行,尤其是其非洲区域中心在南非的设立,赋予非洲国家进行更多选择的权利,促进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建立更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新开发银行无意推翻现有的金融体系,欢迎来自发达国家的融资,致力于加强与现行金融机构的协调与合作,防止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金砖合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阿根廷、埃及、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印尼、土耳其等新兴国家,均是金砖国家的热门候选者,也是新开发银行的潜在成员。金砖合作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主张平等、民主。南非与中国经济体量的差距巨大,但在新开发银行中,金砖五国平等出资、民主决策,与西方国家垄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萨米尔·萨兰:从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创立可以看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不仅是新形势下合作共赢的践行者,也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革新发展的开创者。新开发银行首次理事会即将召开,会议将任命领导层以及管理层人员,他们将于会后赴设在上海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展开工作。这种高效率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顺畅的体现,也反映出各成员国希望尽快启动这一新兴金融机构、帮助国家发展的迫切渴求。

  印度将提名首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这位行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他在其5年任期中,需要和其他4国的副行长一起,摸索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合作银行”运行机制,这对全球金融界来讲都是创新之举。新开发银行的运行是否公平、合理、高效,其对既有的国际金融组织会产生哪些影响,这都有赖于金砖成员国金融家的共同努力。

  拉吉特·穆尔扎加列耶夫:新开发银行的建立就是激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各成员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很好的尝试。新开发银行拥有数量可观的启动资金,下一步还可以吸收其他国家加入。

  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不一,但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极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金砖国家已经建立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等。金砖国家仍然是今日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特别是中国强调增强改革的执行力和发展的驱动力,金砖国家的未来还是乐观的。

  萨米尔·萨兰:从经济领域看,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仍显迟滞,贸易全球化相关协议尚在艰难谈判中,欧美国家与俄罗斯的经济互制还在继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一致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领导人聚首于俄罗斯乌法更具变革意义,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更会对全球经济走出低迷起到引领作用。

  印度已成为世界多家金融机构看好的、未来数年内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印度经济想保持高增长,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与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更是重中之重。

  埃万德罗·卡瓦略:金砖国家应该继续在机制框架下推进合作,扩大相互之间进出口的多样性,促进贸易便利化。金砖国家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一个新增长极,并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应该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凯文·盖拉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往往不论各国国情,开出清一色的解决方案,金砖国家现在拥有属于自己的平台,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讨论金砖国家内部关心的话题。

  当前一个重要而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是,加快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运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可以帮助金砖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随着美国加息,应急储备安排也会为金砖国家带来便利。

  拉吉特·穆尔扎加列耶夫:在现阶段,金砖国家正在寻求经济层面的合作,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增强了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这一点让金砖国家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坚持自身立场、维护自身利益。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变得更为重要;二是新国际秩序的建立迈出了重要一步。

  金砖国家必须勇敢担负起国际责任,展现自身软实力。前提条件已经创造,只需各成员国发展自身潜力,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经贸合作要做全球典范,人文交流夯实合作基础

  萨米尔·萨兰:在金砖国家中,地理上相对邻近的印俄中三国有更多地缘合作的可能。从经济层面上讲,这三个国家在能源、产能以及市场等领域互补性日益增强。中国正在努力对外加强产能合作,俄罗斯在寻找欧洲以外的能源输出通道,印度在能源和产能需求方面都有巨大潜力。目前中国已与俄罗斯达成能源供应协议,两国间高铁合作也有重要进展。中印在基础建设、铁路升级改造等方面的合作正在加强。俄印在双边贸易便利化以及打通运输通道方面的战略构想即将付诸实施。这都说明金砖国家间不仅存在经济互补,而且互补性还可能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应该抓住时机,加速合作进程,成为全球经济合作发展的典范。 

  沈陈:经贸合作是维护金砖国家团结的基础。2014年12月南非总统祖马访问中国时,两国元首签订“中南5—10年合作战略规划2015—2024”,涉及经贸、投融资、农业、能矿、基础设施、海洋经济等广泛内容,其中核电协议、海洋经济属于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埃万德罗·卡瓦略:金砖国家间的投资需要瞄准双重目标:第一,增强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第二,加强这些国家在地区和多边场合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同时,应达成相应货币协议,这是金砖国家享有更大自主权的一个关键,也有利于保护其免受货币战争的影响。

  人文交流是合作的基石。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所呈现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法,很多时候并不是亚非拉地区所寻求的。因此,金砖国家的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各成员国的人民接触和了解西方范式以外更广阔的世界,这将有助于建立多元化世界,创造和平发展的空间。

  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不可逆转

  埃万德罗·卡瓦略:金砖国家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需要对国际形势有新的认识,并将这种新认识应用到各类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在国际事务中,一方面要综合考虑现行决策主导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作为全球发展新推动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志。共识从来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各相关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上。发展中国家要掌握更多话语权就需要增加实力。

  拉吉特·穆尔扎加列耶夫:金砖国家对建立新型全球一体化机制的追求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2014年在巴西举行的领导人会晤中,一些国家表达了成为成员国的愿望。

  在金砖国家的未来发展中,中国的责任尤其重大。中国与俄罗斯、印度两大成员国比邻,在非洲和南美大陆上也有众多投资项目。共促发展将是金砖国家平稳前行的重要因素。

  沈陈:新开发银行仅仅只是开始,金砖国家同样都是亚投行的成员,此外还有“一带一路”等新型合作模式不断问世,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曾哀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我们正目睹延续多个世纪的西方主导地位的终结……相对衰落的西方将不得不与世界其他地区合作。”多元并驱、平等包容的国际新格局正在形成,而金砖国家正是多极化大合唱中的最强音。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赢战略不仅让每一个参与国从经济上受益,而且是唯一能够超越地缘政治思考的方式。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会更清楚地表明,一种主权国家之间新的治理模式和国际关系正逐渐形成,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参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经济奇迹,对所有新兴经济体来说都是一个激励。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很大比例的年轻人,如果年轻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以最好的方式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就是未来最宝贵的财富。金砖国家合作模式代表着一种希望,即人类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本报驻南非、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记者王欲然、邹松、曲颂、李博雅、索泓依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图表制作: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7日 22 版)
(责编:耿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