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爱沙尼亚,后来居上的信息强国

本报赴爱沙尼亚特派记者 刘 栋
2015年04月27日03: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塔林理工大学学生正在创业基地里使用数字信息技术设计三维打印产品。
  本报记者 刘 栋摄

  核心阅读

  漫步在爱沙尼亚千年古城塔林,到处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不起眼的波罗的海小国还是当今全球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现在拥有全欧洲速度最快的互联网,网络普及率高达98%;政府已经基本实现“无纸化”的电子政务运作;99%使用电子身份证的爱沙尼亚人可接入4000多项公共和私人的数字化服务;98%的银行交易在网上完成,在网上注册一家公司只需18分钟。

  

  技术创新改变国家命运

  62岁的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向本报记者讲述,这么贫穷落后的小国在短短20多年间是如何一跃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翘楚的。

  伊尔韦斯总统说,当这个只有130万人口的波罗的海小国在1991年独立时,尚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如果爱沙尼亚想要在大国环绕的欧洲生存下来,并且赶上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正初见端倪的互联网技术或许是最佳机会。

  上世纪90年代初,爱沙尼亚所有的学校实现了计算机互联网化,使得年轻一代从小就可以受到信息技术的熏陶。而电信业和银行业在爱沙尼亚最初的数字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者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了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硬件设施,后者则在欧洲国家内最早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们接受数字化服务。

  然而真正使爱沙尼亚人全面拥抱数字生活的,还要归功于爱沙尼亚政府打造的两项王牌创新技术——电子身份证和X—ROAD。

  “这张电子身份证只是一张带有电子芯片的塑料卡,但它却是爱沙尼亚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里程碑,通过它,我们将连接上超过4000项的数字化服务。”伊尔韦斯告诉记者,这张电子身份证中只是记录着每个公民的一些基本信息,然而配合两组只有持卡者本人知道的身份辨识和授权密码,便可以在网上轻松完成从生丧嫁娶到纳税投票,从看病买药到注册企业的几乎所有公共服务。

  爱沙尼亚政府打造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X—ROAD,使数字化服务的优势被真正凸显。根据爱沙尼亚总理府首席信息技术顾问西蒙·斯科特介绍,X—ROAD将所有分散储存和管理在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连接起来,在得到数据所有人同意后,所有的数据库都实行共享。

  成功案例激励大众创新

  爱沙尼亚数字化催生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SKYPE的案例是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2003年,6个年轻人在塔林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发出了后来风行全球的语音通话软件SKYPE,革命性地提供了免费打国际长途电话的功能,软件推出不到一个月,下载量就突破了100万,并于此后迅速风靡全球。

  SKYPE塔林总部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杰赫告诉记者,自己企业的成功与整个国家重视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将其定位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氛围有关。同时,因为意识到爱沙尼亚市场有限,大多数爱沙尼亚企业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全球市场。“因为这样才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当我们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如何让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功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

  “爱沙尼亚因为国小人少,所以特别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SKYPE所在的爱沙尼亚最大的科技创业园塔林科技园的经理马丁·格罗斯格向记者介绍。受SKYPE成功的激励,今天在塔林科技园里聚集了超过200家专注于信息科技的企业,其中30家是新创企业。

  在与科技园一墙之隔的塔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园里,1万多名学生被鼓励大胆实践他们的创新思想,孵化园经理拉斯姆斯·林德玛告诉记者,今天每五个爱沙尼亚人中就会有一个选择创业。

  “自我革新”维护网络安全

  然而,爱沙尼亚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爱沙尼亚经济事务部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艾特·拉赫告诉记者,在2007年,爱沙尼亚经历了全球第一起全国规模的网络攻击,网络服务一度瘫痪,而这次事件也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爱沙尼亚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大幅加强了网络安全措施,今天北约网络安全防御中心即建在塔林。

  拉赫介绍,爱沙尼亚政府执行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安全“无遗产”政策,即无论是否发现漏洞,每13年整个政府的关键信息系统都要重新设计。“信息安全威胁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旧的思维只会限制发展,我们必须要自我革新。而实践证明,不断创新并没有花费更多,反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拉赫说道。

  2015年4月1日,爱沙尼亚政府以更开放的姿态向全世界发出参与数字化建设的邀请,全球非本国居民都可申请其“电子居住证”,外国人可以通过电子签名和授权获得爱沙尼亚的数字化服务。 “在我们爱沙尼亚语里,是没有将来时的,当我们谈到未来,就是在说现在。你永远不会完全准备好,而我们能做的是现在就采取行动”,一个爱沙尼亚人这样对记者说。

  (本报塔林4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7日 22 版)

(责编:宋煦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