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百年老店与工匠精神(环球走笔)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流行的德国姓氏有什么共同点?——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从中世纪开始,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就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今天,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制造业,如果算上出口,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德国人对造物的偏爱融入了文化传统。早在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人们无需遵从教会指令,靠自己辛勤劳作也可获得救赎。这种思想对德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家路德维希·蒂克在他的小说《青年木匠师傅》中,借木匠莱恩哈特的话表达了市民阶层对手工业的青睐:我总是想让人们的日常用品既实用又美观,这样有教养的人就不用再添置别的东西了,我为此感到荣耀。
造物不是闭门造车。各行各业都有行业协会。工业化开始后,行业协会牵头各方设立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工人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元制职业教育。技工不懈努力,最高可获得“工业大师”称号。“工业大师”证书既是对技艺的认可,也是荣誉的象征。可以说,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技术工人,而且使社会阶层流动更加平稳有序。
理解德国社会经济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家族企业”。全德350万个企业中,90%由家族经营。德国最大的100家家族企业,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皆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笔者前段时间拜访了德国最古老的私人银行之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迈世勒银行。这家银行饱经惊涛骇浪,却每每化险为夷。银行现任掌门人弗里德里希·冯·迈世勒说,他们的祖训是“欲速则不达”,即稳健第一、速度第二。
迈世勒先生的话道出了德国百年老店成功的经验之谈,即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殆,关注精益求精,久久为功。就像一个在放大镜下组装手表的老匠人一样,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不是手表花样的翻新,而是走时更加精确、零件更加精细、质量更加精良。当然稳健不意味着守旧。德国的家族企业平均将销售额的4.6%投入研发。根据欧洲专利局统计,德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
百年老店保持活力也离不开政府扶持。笔者曾采访过科隆的法里纳香水工厂。这里生产世界上历史最久的香水品牌科隆香水(又称古龙水)。法里纳是意大利人,18世纪初跑到德国创业,主要原因就是当地严格的商标保护法律,让法里纳不必整天同假冒伪劣纠缠。二战后德国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打击垄断、鼓励竞争。政府还出台一整套法律鼓励家族企业发展。
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和家族企业。其实,德国人也是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4日 2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