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决裂,就没有救赎
左图: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遇难者照片。 |
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不久前逝世。国际舆论对他的一生给予崇高评价。德国现任总统高克称他为“世纪见证者”,法国总统奥朗德称他是道德楷模。魏茨泽克年轻时担任纳粹德国军官,他的父亲曾是希特勒政权外交部国务秘书。以这样的身份,魏茨泽克是如何嬗变为“德国的良心”的?波兰最大报纸《选举报》评论道,这是因为他“断然拒绝了纳粹主义,终其一生,他都在试图纠正同胞对邻国犯下的错误。”
重读魏茨泽克1985年5月8日在联邦议会发表的演讲,一个浑身正气、品行正直的形象浮现眼前。在这篇演讲中,他代表德国首次直面黑暗的过去,并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当一个背负历史罪责的民族没有勇气正视历史,完成自我否定,就无法完成自我救赎。
1985年5月8日时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周年纪念日,联邦德国已成为西方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但是,国内的政治思潮并不平静,特别在二战认识问题上众声喧哗。有人说,二战是希特勒政权一小撮人发动的,年轻一代无需为上辈人的错误负责;有人说,德国战败投降、国土分裂,已经付出了代价,一味认错不利于德国成为正常国家;还有人把德国描述成盟军轰炸和苏联红军进攻的受害者,渲染战后的生活困苦……
刚当选总统的魏茨泽克将在联邦议会发表演讲。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里根访问纳粹集中营旧址和葬有党卫军的德军墓地,引发两国外交争执、媒体交锋。因此,魏茨泽克的演讲格外受世界瞩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德国在给二战历史定调,给未来道路指引。面对国内外的压力和关注,魏茨泽克没有推诿,没有逃避。他用这样一段话开了头:“5月8日首先是一个记住人们苦难的日子。但也是我们反思历史的日子。我们越坦诚地面对这一天,我们就越能自由地面对责任……5月8日是一个解放日。它把我们从非人道和独裁的纳粹政权中解放了出来。”
魏茨泽克第一次把二战结束日定义为德国的解放日,而不是代表屈辱的“投降、被驱逐和失去自由”。他直截了当地否定了德国发动的二战不是所谓为了“自我生存”的战争,而是纳粹政权犯下的反人道罪行。接着,他逐一回应了社会上的各种错误认识:“现在的德国人无需为自己没有犯过的罪承担罪责,但是祖辈给他们留下了沉重遗产。我们所有人,不论是否有罪,不论老幼,必须面对过去。过去影响着我们,我们对它负有责任……我们不能粉饰过去,或者假装没有发生。谁不反观历史,谁就会对现实盲目。谁不愿反思暴行,谁将来就可能会重蹈覆辙。”
针对年轻人是否要反思历史的问题,魏茨泽克说,年轻人不必为40年前的事情负责,但需要为那段历史的后果负责。年长一代有责任帮助年轻一代刷新记忆。“我们要帮助他们清醒地接受历史真相,不是片面的,不是乌托邦式逃避的,也不带有道德傲慢的态度……希特勒的惯用伎俩是煽动歧视、敌意和仇恨。我们也要告诉年轻一代,不要让自己陷入对他人的敌意和仇恨之中。”
魏茨泽克的演讲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演讲词被印刷成册,当年发行250万份,翻译成21种文字。这篇演讲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它饱含高尚的道德力量,而且在于它充满理性的政治智慧。德国要实现同邻国和解,在国际上获得尊重,历史认识是不能逾越的门槛。
距离魏茨泽克的演讲过去快30年了。我们发现,很多段落放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很多言辞仍然具有厚重的力量。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在这个历史时刻,都应当负责任地反思过去,审视当下,谋划未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人类共同的梦想与渴望,需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实现?在一个仍然有着纷扰喧嚣的世界,魏茨泽克告诉人们应当怎样认识历史,怎样更好地走向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25日 2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