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柏林1月23日电 (记者管克江)由德国专家23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共收购了59家德国企业,知名案例包括潍柴动力7.38亿欧元收购凯傲、联想6.29亿欧元收购梅迪昂和三一重工3.6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等。但相对而言,中国企业并购的多为低附加值产业,而且并购数量占德国并购总数比例不大。即便收购后,中方仍保留了德方管理模式。德国专家由此强调,不必担心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珍珠”的中小企业被中国收购。
这份报告由德国两位企业咨询专家格特·布吕歇尔博士和贝恩德·费诺尔博士撰写。他们发现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德并购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集中在机械工程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可再生能源也受青睐。在25宗大并购案中,有21个案例在此产业领域。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技术、知识和品牌,目标是帮助中国进入西方市场。此外,并购还有助于增强它们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并购是由这些企业的内部战略驱动,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影响。
二,被并购的德国企业通常存在财务危机,有的甚至已经破产。中国企业很少收购业务蒸蒸日上的德国中型企业。或许因为中国企业还缺乏管理跨国企业的经验,它们在并购后多采取谨慎态度,让德方保留了原先的管理人员和模式。但要注意到,对于破产企业或管理不善的企业而言,这种做法往往不会成功。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收购对象正向财务稳定的企业转移。管理文化的冲突是并购的重大难题。中国试图掌握德国企业技术资源的努力也受到抵制。
三,德国中小企业对“中国并购浪潮”存有疑心。很多专家预测中国的对外投资将大幅提高,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也将显著增加。有预测称,到202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从1万亿美元暴增到2万亿美元。但是可以预见,德国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珍珠”的中小企业主,并未做好向中国出卖的准备。目前它们多数持狐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