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开幕

5月13日,以“变乱世界中的普遍安全——大国的责任”为主题的第四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开幕。研讨会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拉基,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前总干事科尔图诺夫,印尼国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前主席奥克塔维亚尔,美国前总统里根特别助理、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班多,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前体育艺术文化部长科德瓦等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余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参会。
刘建超表示,当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受到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遭到挑战,全球安全面临威胁。世界越是动荡,各方就越把目光投向大国。大国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样子。大国应在坚持平等相待方面做表率,带头讲公道、讲平等,尊重别国主权和别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守护和平安宁方面做表率,带头讲和睦相处、讲守望相助,当好维护世界和平的“压舱石”;在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做表率,带头讲合作共赢、讲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加公平地惠及到每个国家、每一个人;在践行多边主义方面做表率,带头讲规则、讲法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刘建超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平等待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作为中国外交的基石,七十余年如一日践行到如今。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党章,从法律上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中国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各国一道,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面对不公,中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将坚定不移地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与各国共谋发展。日前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经贸高层会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希望美方以此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刘建超表示,大国作用固然重要,但世界历史是由所有国家共同写就的。80年前,中国与所有爱好自由、正义、和平的国家浴血奋战,共同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面对如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树立安危与共信念,持续增进战略互信;秉持共商共建原则,不断完善安全架构;坚定政治解决信心,对话协商化解争端;坚持合作共赢思维,携手加强安全治理。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将一如既往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和平力量、进步力量、建设力量,同各国一道,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正能量。
阿拉基表示,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复兴,多极国际秩序出现。“全球南方”并非是 “野蛮温床”,而是和平建设的“试验场”。得益于“全球南方”在减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绝大部分人生活在没有战争冲突的国家。中国秉持天下一家、和平发展理念,从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出发制定国家安全战略,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榜样,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科尔图诺夫表示,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可能会放缓,可能会呈现另一种形式,但不可能被完全阻止或逆转。持续的技术进步将为跨境交流与合作创造新的机遇,全球发展和安全挑战将促使各国携手应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大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合作,管控风险,增进互信,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注入稳定性。
奥克塔维亚尔表示,当今世界正陷入传统与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的动荡局面中,普遍安全不能只是一个理念,必须成为具体行动。大国应摒弃零和思维和双重标准,凝聚共识,增进互信,引领构建合作性的国际安全架构。和平不光是指没有战争,也意味着正义、公平、尊严、充满希望。在分化动荡的时代,各国应加强团结协作。
班多表示,当今世界充满动荡,大国应汲取历史教训,担负起时代责任,确保世界不会重新堕入战争深渊。美中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双方应坚持和平相处,开展对话沟通,保持人民往来,缩小分歧,加强合作,带头创造一个远离零和博弈、人人共享的世界。
科德瓦表示,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巨大调整。在此背景下,大国的一举一动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国应成为安全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应展现远见卓识去引领,而非被恐惧所左右。普遍安全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实现。
中联部副部长陆慷主持开幕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