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承建的埃及苏伊士湾风电项目预计每年可生产约2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
苏伊士湾的风,“点亮”万家灯火(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埃及工程师马哈茂德·穆罕默德正在风机内部进行电气检查。 |
![]() |
中国电建埃及500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现场。 |
蛇年春节前夕,随着T24号风机最后一片叶片精准就位,中国电建埃及500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以下简称“苏伊士湾风电项目”)77台风机吊装任务圆满收官。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我们做到了!”全程参与吊装工作的埃及工程师马哈茂德·穆罕默德激动地说,“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登上高台时的心情,非常震撼。94.5米,那是我在吊装工作中第一次登上这样的高度。”
苏伊士湾风电项目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300公里的苏伊士湾西岸小镇拉斯·加里卜。项目共有77台风电机组,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约2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100万吨。穆罕默德说:“在这片旷野上工作,把苏伊士湾的风转化成电能,‘点亮’万家灯火,我感到十分骄傲。”
“项目建设之初,这里一片荒芜,连网络信号都没有。”项目经理张哲表示,项目团队克服困难,先修路,用水车运水、柴油机发电,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并网发电的冲刺阶段。
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是项目融资方。世界银行代表瓦莱丽·列夫科夫曾专程到项目现场参观,高度评价项目进展,肯定中国企业的责任感,“我们希望与中国企业的务实合作持续下去。”
苏伊士湾风电项目每一座风电塔筒旁,都竖立着一个高约2米的监测仪。张哲告诉记者,项目团队开发出一套智能化沉降监测与趋势分析预警平台。“风机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我们在风机基础内部预埋了传感器,可自动上传数据给平台,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分析。”
与传统风电场使用全站仪进行人工检查不同,智能化沉降监测设备实现了全时段、自动监测,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
卡迈勒是一名施工安全员。在下午的巡检中,他收到手机信息提示,今天早上他发出的一条整改建议已经落实。“我在巡检时发现问题,拍照上传至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并发出整改要求。相关负责人会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成果照片传至平台,我收到平台通知审核无误后,整改工作就完成了。整个流程顺畅、高效。”卡迈勒表示。
在控制中心办公室,记者看到,大屏幕正通过11个摄像头对项目建设进行实时监控。“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快速响应解决,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项目信息技术经理支文财表示,这套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在埃及尚属首例。
今年春节期间,项目常务经理严浩然坚守在岗位,这是他在海外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他表示,项目部组织中埃员工举行足球、乒乓球友谊赛,共同庆祝春节,增进了中埃员工的友谊。“我们多次受邀参加埃及同事的婚礼,深切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好客。”
马哈茂德·希夫尼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2023年作为分包商参与了项目道路和吊装平台建设。“项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镇上的餐饮、住宿、交通等,小镇的经济更有活力了。”希夫尼表示,未来希望和中国企业开展更多合作,推动成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养更多埃及技术人才。
苏伊士湾风电项目为当地民众提供约700个就业机会。过去,对项目所在的拉斯·加里卜小镇的大部分居民来说,“清洁能源”只是一个陌生词语。如今,走在小镇街头,不少当地居民都会热情地告诉记者:“中国项目很好!”
“绿色能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埃中同事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吊装工作后,穆罕默德又和同事们投入到电机安装工作中。他说,家人都很高兴他能在中国企业工作,中企不仅薪资待遇好,而且提供技能培训。
下午5时,结束一天工作的穆罕默德和同事们一起,坐着通勤大巴返回小镇。夜幕降临,小镇上灯光闪烁,照亮了他们的路。
(本报埃及拉斯·加里卜电)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0日 0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