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日内瓦共话“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
人民网柏林9月21日电 (记者刘仲华)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承办的“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研讨会20日于瑞士日内瓦召开。本次会议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系列边会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桃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智能科技时代人权保障新理念和新发展进行了广泛研讨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教授致辞,她认为科技全球治理和新型人权保障,是当前人权全球治理面临的重要议题。要推进人权观念创新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确保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为全人类带来福祉而非风险。包丽颖教授特别提到,少数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霸权、打压他国高科技发展等措施是逆时代潮流的行为,会抹杀他国公民享受社会和时代进步的平等机会,间接影响他国公民政治、社会、文化等权利,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来自英国的国际知名国际法学家托尼·卡蒂认为,当前西方很多所谓严肃媒体,他们习惯于从意识形态出发,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全方面发展及人权保障伟大成就,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发现这背后存在西方政府的影响和作用。北京国际法学会会长李寿平教授发言提出,在智能科技迭代发展的今天,中国为智能科技向善确立了原则及规则体系。加强人格权和财产权保护,为智能科技发展提供规则底线;促进发展权的实现,为智能科技发展提供了目标。
“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要坚持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协同共治,以科技创新开创人权保障新领域新赛道,让人民共享科技发展成果”,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延平教授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福亮表示,人权保障和发展不是“零和游戏”,当前美国以信息安全为借口对中国华为等企业的技术封锁和制裁,以技术安全为借口对中国实施芯片出口管制,其实质都是新时期的技术霸权主义,是对全世界人权保障事业的损害。
“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虽然合乎平等、民主的价值追求,但也要警惕伴随而来的数据垄断与集权,虚拟世界可能面临再中心化的危机,进而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严重的两极分化”,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教授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洪延青教授认为,在陆、海、空、天之后,网络空间现已被广泛认为是“第五领域”,人们对网络空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依赖逐渐增强。中国高度重视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立法,从保障安全底线入手,致力于在网络空间实现人权保障水平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宽表示,中国提出的外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丰富内涵。当前人类在外空的共同安全和利益面临新挑战,外空军事化、外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显现,他呼吁摒除外空霸权主义,恪守维护外空和平与安全、外空活动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基本原则。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时倩认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惠及全人类,推动探月成果全球分享,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惠及全人类的胸怀。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桃教授表示,当今世界,科技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的幸福安康,科技与人权息息相关,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利益攸关。数字时代的人权保障与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人权公约指导下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推动世界科技交融发展,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人权保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