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书写命运与共的美好篇章(记者手记)

陈尚文
2022年12月23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还记得两年前的盛夏,在北京什刹海附近一座四合院内,记者见到了年过百岁的苏菲老人。这里,也是她与丈夫、原中国卫生部顾问马海德曾经共同生活的地方。在老人的娓娓诉说中,伴随着屋内陈设的老照片,一个个场景浮现眼前: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峥嵘岁月,一名外国医生投身中国革命的坚定选择,夫妻二人在艰难时光中的相知相守。还记得苏菲老人说,如今有幸见证国家越来越强大,马海德挂念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这都是马海德最希望看到的。

  老一辈国际友人的亲属们表示,父辈当初作出的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坚守国际主义精神,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友好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中国革命的艰难时刻,马海德、白求恩、柯棣华、埃德加·斯诺、爱泼斯坦、艾黎、林迈可等一大批国际友人,在中国共产党正义事业的感召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有的不惧枪林弹雨,在战场前线救死扶伤;有的用笔和镜头记录中国军民的抗战历程,让世界得以了解中国革命及其世界意义;有的开展经济救亡运动,为中国培训大批技术人才……

  斯诺在《复始之旅》中曾写道:“我和红军相处的四个月,是一段极为令人振奋的经历。我在那里遇到的人们似乎是我所知道的最自由最幸福的中国人。在那些献身于他们认为完全正义事业的人们身上,我强烈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热情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

  正是因为具有斯诺所写到的那种“力量”,在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中国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中村京子和丈夫汉斯·米勒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的八路军战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和米大夫的选择是正确的。”中村京子的话语发自肺腑。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更让我愿意停留……我每天早上醒来都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美籍专家马克·力文常常弹着心爱的吉他,在歌声中讲述日新月异的中国故事。新时代,有更多国际友人为推动中国的发展事业尽心竭力,也有更多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为促进当地发展挥洒汗水。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展现着天下一家的情怀,书写着命运与共的美好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17 版)
(责编:袁勃、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