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书写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故事(进博会观察)

本报记者  车  斌
2022年11月10日05:4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高精尖”创新产品与“小而美”特色产品共同亮相。各方共同书写一个个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国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菲律宾的超甜蕉、金菠萝,比利时的红啤梨,泰国的香水椰……都乐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个巨大的“水果星球”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连续5年参展,都乐公司持续把全球优质水果引进中国市场。今年,公司把刚刚引进中国市场的肯尼亚牛油果摆在展台显眼位置。

  “当得知肯尼亚鲜食牛油果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时,作为进口水果经销商,我们非常兴奋,第一时间与肯尼亚当地农场和包装厂沟通,探讨挖掘肯尼亚牛油果在中国的市场潜力。”都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娜表示,“希望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牛油果是肯尼亚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今年8月,4个装满牛油果的集装箱从肯尼亚利穆鲁镇的桑瑞普工厂出发,运往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这是非洲鲜食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消息传开后,当地民众种植牛油果的热情高涨。肯尼亚牛油果协会首席执行官欧内斯特·穆托米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会让肯尼亚成千上万的牛油果种植户受益。”

  “这几天,家乐福等知名合作商闻讯而来,对进博会上展出的肯尼亚牛油果非常感兴趣。我们正在积极发送样品,测试货架期。如果顺利,后续的销量预计会非常可观。”王娜说。

  从今年1月中肯签署肯尼亚鲜食鳄梨(牛油果)输华议定书,到6月中国海关总署允许符合检疫要求的肯尼亚鲜食牛油果出口至中国;从8月鲜食牛油果从肯尼亚发往中国,到肯尼亚牛油果在本届进博会上成功展出……肯尼亚牛油果的进博之旅,成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市场发现更多发展机遇”

  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历届进博会都为最不发达国家企业提供免费摊位,以更好帮助这些国家推广当地特色食品、传统工艺和旅游文化。今年,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签约使用免费摊位数量比上届进博会增加近一倍。

  来自几内亚比绍的腰果今年首次在进博会上展出。尽管没有精美的包装,摆在展台上的一袋袋饱满的腰果还是吸引了不少客商询问。

  腰果出口是几内亚比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合作可以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平台,帮助当地农户推销土特产。如果几内亚比绍的腰果能够直接出口中国,当地民众的收入预计将大幅提高。”几内亚比绍中国贸易商会副会长吴咏涛说。

  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塞里弗·恩巴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几内亚比绍可以展示腰果这一主要出口产品。我们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投资者,帮助当地民众增加就业,并实现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同样是首次参加进博会,全巴基斯坦商业出口商协会参展商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期望此次巴基斯坦展区不仅能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贸易往来,更成为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祖母绿宝石、喜马拉雅盐、巴斯马蒂大米……手掌大小的宣传册上,对这些产品的介绍别具特色。

  全巴基斯坦商业出口商协会参展商负责人缪岚告诉记者,申请到展位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巴基斯坦驻华使领馆,请其推荐巴基斯坦的特色产品。“希望巴基斯坦企业能够通过进博会在中国市场发现更多发展机遇。”

  “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与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仅一条马路之隔,坐落着2018年设立的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在贸易港二楼,有一家阿富汗进口商品馆,主要销售阿富汗手工羊毛地毯。店主名叫阿里·法伊兹,来自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今年是阿里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他带来了阿富汗的松子、葡萄干、石榴、藏红花等特色产品。除在消费品展区有展位外,他还在食品及农业展区申请了展位,展位面积越来越大,聘用的员工也从去年的5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1人。

  接受采访期间,阿里频繁接到洽谈生意的电话,不时有观众前来询问羊毛地毯的价格。“有一位客户看了有关我们的报道,第一时间就来买走了最大的一块地毯。”阿里说,这块地毯的销售所得几乎相当于四五个阿富汗地毯编织工人家庭一年的总开销。

  阿里的展台上今年还多了两个十分显眼的透明橱窗,里面展示着精美的传统工艺品。这是阿里从阿富汗仅有的一家青金石盘工厂收来的。“这些阿富汗传统工艺品很珍贵,工厂主却无法找到好的销路。得知我可以把产品带到中国,这位工厂主满怀期待地把这些传统工艺品交给了我。”阿里说。

  与阿里一样借助进博会平台帮助本国民众增收的,还有来自尼泊尔的参展商弗兰克。2020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弗兰克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商机。“我以前去过很多国家参展。参加进博会后,我就不必东奔西跑推销产品了,这里可以联系到很多客户和生产厂家,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第四届进博会后,弗兰克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了自己的店。弗兰克介绍,他的企业与尼泊尔当地的一家手工编织厂合作,雇用了600多名女工,工人月收入可折合3000多元人民币。“我们希望把更多尼泊尔产品带到中国,帮助更多尼泊尔民众增加收入。”

  进博会日益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正是因为有了进博会,阿里和弗兰克的生意越来越好,带动本国更多民众共创美好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0日 03 版)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