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在西宁生活真的很幸福” 

——探索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的幸福密码

杨倩 谢莹
2021年08月10日14:28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提到西宁,你会想到什么?高寒干燥、生态脆弱又或许是贫穷落后?

然而,今天的西宁环境宜居宜业、多民族团结友爱、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经济包容增长、生活殷实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西宁更是用自己的魅力赢得了“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荣誉称号。

幸福是种荣誉,更是当地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和笑容。让我们一起跟随人民网的脚步,通过小镜头发现西宁的大民生。

从北京乘飞机去西宁只需两个小时,这与北京飞往上海的时间相差无几。西宁海拔2200-2700米,夏季平均气温18-19度。高原的晴天阳光灿烂,天蓝得透彻,云白得耀眼,空气清新爽冽。

沿着曹家堡机场向市区行驶,两侧群山不断向后延伸,一座现代化城市在眼前徐徐展开。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西宁市总面积约76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38.7万人,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

生态优先,打造宜居城市

在西宁北山脚下有一个占地400公顷的公园,园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树木成林,繁花锦簇。一湾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山峦,与连片荷花相映成画。岸边的垂杨柳与湖心亭遥遥致意,碧波湖水和水榭长廊温柔相拥。园中步行道阡陌交错,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打造出不断变换的风景。

这里曾经是一片低矮民房和垃圾场,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民陈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我一年四季都经常来这里拍照,我觉得这个公园真不错。”说着他又将手中的镜头对准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夏日荷花。

西宁北山美丽园中荷花湾里倒映着北山。人民网 杨倩摄

近年来,西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城市宜居环境。西宁整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6%,全市有124个公园和街头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南北两山的森林覆盖率从7.2%增长到79%,大大提高了空气含氧量,也极大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已成为历史。如今的西宁,绿意盎然、干净整洁,“西宁蓝”已成为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发展文旅产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今年57岁的铁成玉是西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边麻沟村人,借着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在家中开起了农家乐饭店。谈起过去的日子,铁成玉说:“那时候我们村特别穷,没人愿意嫁进来。家家都是土坯房,村里也没像样的路。”

村里可用耕地少,且土壤贫瘠,靠天吃不饱饭,青壮年每年都出去打工。2016年边麻沟村借助国家扶贫项目的扶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村民集资建造边麻沟花海景区,足不出户就吃上了“旅游饭”。

据景区经理李振海介绍,边麻沟花海运营第一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边麻沟村全体村民实现脱贫。去年边麻沟花海景区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5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家乐、超市、上下游供应链等收入共计1500万元。2015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0元,2020年翻了十倍多,达到了18450元。

边麻沟花海景区内不仅有花海,还有多项娱乐设施。人民网 杨倩摄

去年,铁成玉一家靠农家乐、景区土地租金和分红收入十几万元。对于未来发展,铁成玉已经做好规划:再盖一个二层小楼,做民宿,跟儿子一起干!

距离边麻沟100余公里的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上演着相似的致富“剧情”。上世纪五十年代,小高陵村开展了一场治山治水改善生态环境的运动,将干旱贫瘠的荒山改造成4700亩碧油油的梯田。“敢为人先,实干善成”“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小高陵精神在中华大地传唱。

今天,小高陵村以“小高陵精神”为内核,积极开拓“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模式的红色产业,投资建成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为当地2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24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小高陵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领跑全县平均水平。

登上高处俯瞰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放眼望去是4700亩碧油油的梯田。人民网 谢莹摄

小高陵的“红”和边麻沟的“绿”,不仅使当地生态变得更加宜居,更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丰硕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游在西宁、食在西宁成为了众多游客们的选择。凭借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洽会、河湟美食节、FIRST青年电影展和全国U12冰球比赛等活动,西宁的城市享誉度大幅提升。据官方统计,2021年上半年,西宁累计旅游接待人数1032.51万人次,同比增长66.81%,带来旅游总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94.31%。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54岁的杨永柱正坐在织机前编织一张手工藏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青海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永柱是第七代区级传承人。

圣源地毯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在保留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以“优质绵羊毛+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个性化定制”赢得国内外高端市场的青睐,畅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八千万元。藏毯产业不仅扩大了藏毯传承人群,也帮助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圣源藏毯突破传统花样,结合现代设计制出一副艺术挂毯。 人民网 杨倩摄

正如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中所说:“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一张精美的藏毯有效盘活了青海特色资源,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西宁关停一批污染环境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据《2021年西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近五年来,西宁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锂电储能、光伏光热、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现,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西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民生优先,解决居民大小难题

“有了市民中心,办事快多了!以前办公积金贷款,多个单位来回跑,现在就是一层到四层的距离,特别方便。”贾先生对市民中心赞不绝口。

西宁市市民中心是青海省及西宁市的重点民心工程,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办事服务平台,让群众和企业能够“进一扇门,办百件事”。

据市民中心客服领班齐文雅介绍,目前行政审批楼内入驻了36家单位,设置了430个服务窗口,共受理500多项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项目,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全覆盖。市民可以在此享受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直观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提升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

西宁市市民中心建筑雄浑大气,体现河湟民居风格。 人民网 谢莹摄

如果说市民中心是保障百姓民生的基础,社区则是实现市民“幸福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屋内窗明几净,房间被布置得温馨整洁,这里是西宁市文亭巷社区居民郜淑珍的家,一个由汉族、满族、蒙古族组成的五口之家。郜淑珍今年65岁,退休后曾感觉跟不上时代,生活都是围着小外孙女转。

自从有了文亭巷社区,全年都有丰富的业余活动:传统节日美食制作、晒晒旧照片、儿童假期实践、最新政策宣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搞得有声有色。“我经常把参加过的社区活动发到微信朋友圈,亲戚朋友们看到后都忍不住赞叹‘你们社区怎么这么好啊’”。

郜淑珍和外孙女在照片墙前。人民网 杨倩摄

文亭巷社区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成为了解决大家“后顾之忧”的有力后方。无论是社区组织的四点半课堂,帮助解决孩子们下学后看管问题;还是家门口的爱老幸福食堂,可以让老人们走路不超五分钟就吃上一口舒心的热乎菜;亦或是去年社区党员们带头开始发起的“微心愿”活动,让社区居民们日常也能收获一份小惊喜。郜淑珍开心地对人民网说:“我曾许愿换个新电饭锅,没想到后来社区真的送了我一台。”

社区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条重要纽带。西宁市文亭巷社区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22769名各族居民和谐相处,素有“和睦文亭”的美誉。起初刚参加活动时大家并不认识,但在社区活动的升温下,邻里们好似一家人。

郜淑珍说:“现在退休金年年涨,看病医疗报销高,生活方方面面都得到政府照顾,我觉得在西宁生活真的很幸福!”

在西宁探索几日,人民网的镜头多次看到“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标语。西宁通过生态养城、产业兴城、文化润城、民生惠城等一系列措施,使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焕发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责编:张信凤、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