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指出——
“疫苗外交”论调是抗疫问题政治化的最新体现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苑基荣、李培松)7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发布《全球新冠疫苗应用图景报告》。报告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应用、效果和前景等方面,展现了全球视野下新冠疫苗应用的全貌,并指出“疫苗外交”论调是抗疫问题政治化的最新体现。
报告指出,新冠疫苗是人类历史上研发速度最快的传染病疫苗之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疫苗紧急研发中的表现引人瞩目。不同国家的疫苗接种情况差异很大。疫苗的国际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和分化现象。从落实情况看,很多国家和组织的表态还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病毒的变异对疫苗的有效性已经带来挑战,但疫苗仍然是抵御病毒的有效方式。
报告认为,如何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当前全球抗击疫情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只要欠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免疫鸿沟”仍然存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未达到群体免疫阈值,全球就仍会面临公共卫生风险。
报告指出,“疫苗外交”论调是抗疫问题政治化的最新体现,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的趋势。“疫苗民族主义”使得国家间疫苗分配的不平等持续扩大并严重延缓国际抗疫进展。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反对将疫苗问题政治化,继续推动让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避免因“疫苗民族主义”阻碍国际抗疫斗争。
报告建议,国际社会应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切实解决欠发达国家疫苗的可及性问题。世界主要的疫苗生产国以及二十国集团等主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应就疫苗供应举行政府间专门会议,汇总、梳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疫苗要求,并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制定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全球疫苗分配计划。国际社会还应就“疫苗护照”问题加强协调,以达成一个兼顾公平与有效的通行方案,以尽早结束国际旅行限制给各国带来的不便。
报告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完成。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和中外媒体出席报告发布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