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提供全球经济发展新机遇

——写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常红、杨牧、徐祥丽

2018年11月04日13:1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华社记者王晔 摄

全球瞩目、世界期许,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黄浦江畔正迎来“不一般”的历史性盛会。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邀,1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各自率领代表团来到上海,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参展企业将带着各自特色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16万采购商将在这场盛会中觅得商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剑及履及。

“未来,中国将会勇敢地把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推开,闯出自己风光无限的未来,也为世界开启一条有着更多可能性、有着更多确定性的道路。”习近平主席发出时代强音。

当惊世界殊。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作为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首届进博会将进一步向世界昭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

扩大对外开放的“创举”

为谋生民利,敢为天下先。

大国手笔。进博会,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放眼全球,为本国商品“走出去”搭台唱戏的做法屡见不鲜,为引进国外商品筑巢引凤的博览会却十分罕有。进博会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中国首创的经贸制度安排,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宣示,也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大举措。

这一创举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这一平台聚合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兼纳企业展和国家展,并有丰富的国际研讨活动,因而被称为广交会、世博会、博鳌论坛的三合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博会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创造性载体,为世界各国提供开放合作的平台,各国还可利用这一平台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

说到外国企业对进博会的态度,彭博社用了“热盼”一词。来自五洲四海数千家企业,开幕前就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国企业如此热情饱满,是为了“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市场上的消费者对接”。

彭博社发表文章称,上海进博会恰逢其时。40年的奠基发展之后,中国给了改革开放政策一个新的动力和势头,为外国企业创造新的政治经济动能。

肯尼亚新鲜农产品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霍齐亚表示,中国进博会必将迎合当地出口商的需求。肯尼亚的新鲜农产品主要销往欧洲,但是从业人员急切希望打开亚洲市场。“我们希望将生长在肯尼亚的罗勒、迷迭香、薄荷、龙蒿、百里香等销往中国。”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评价说,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布局,逐渐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枢纽。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6%,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强化新引擎,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迈进。

主动扩大进口,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推进贸易更加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贸易政策从出口导向向进出口平衡转变,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更是中国践行开放脚步永不停止诺言的务实行动,是中国向世界发出共享经济繁荣百花园的邀约。

事实上,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打造更好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举措,已经彰显出中国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自信和魄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11月1日,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1585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已由上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在新时代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上海进博会,是中国外贸新一轮身份转换的风向标,中国开放破茧成蝶的新标志。     

(责编:贾文婷、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