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美编 鲁达 制图
编者按: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死亡28人,受害者多为儿童。该枪击案堪称美国历史上针对少年儿童最血腥的袭击,同时也是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之一,仅次于2007年4月16日致死32人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枪击案震惊世界,也让频繁发生枪支暴力犯罪的美国再度陷入悲伤与沉思。每次重大枪击事件发生,总会在美国国内引发控枪问题的讨论。然而,讨论的结果总是无果而终。历届美国总统都不愿轻易“碰枪”,奥巴马也不例外。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控枪是具有高度政治风险的敏感议题。不过,赢得总统选举、甩掉连任包袱后,奥巴马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内似乎可以在控枪问题上尝试有所作为。
28人遇难
■ 本报记者 郭觐 编译报道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根据康涅狄格州警方发布的信息,18名儿童在现场死亡,另有两名儿童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警方还在现场找到6名成人受害者尸体,枪击案凶手的尸体也在现场被发现。此外,警方表示,在另一个关联犯罪现场找到一名成人尸体,这使枪击案的死亡人数达28人。
死者多为儿童
当地时间12月15日,康州和纽敦当局召开了多场记者会,陆续曝光了枪击案的重要细节:枪击案凶手为20岁的亚当·兰扎,他在家里先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开着母亲的车前往桑迪胡克小学疯狂杀人。此外,死难者的身份都已经确认,也已通知了所有家属。20名遇害儿童中有8个男孩,12个女孩,年龄皆介于6到7岁。桑迪胡克小学的6名成人遇害者皆为女性,年龄介于27岁到56岁。
负责进行枪击案医学鉴定的人士当天也召开了记者会,宣布遇害者的死因。康涅狄格州首席法医卡弗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遇害者均身中数枪。卡弗透露,他对7具遇害者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分析,每具遗体最少也有3处伤口,伤口多者达11处。
对于枪手行凶的动机,外界众说纷纭,而关于其母亲的传闻也甚嚣尘上。此前,各大媒体一度确认南希是桑迪胡克小学的老师,但目前已有人否认她的这一身份。另外,南希的友人透露,南希是“狂热的枪支爱好者”,这或许解释了她为何拥有如此多的枪支。兰扎使用属于他母亲的枪支行凶。
奥氏深情哀悼
在枪杀案发生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该枪击案发表讲话,表示要采取行动,阻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奥巴马在讲话时曾数度哽咽落泪。奥巴马表示,将调集联邦所有必要资源,调查这一案件、拯救受害者、慰问受害者家人。他当天还下令美国各地政府建筑降半旗,向死者致哀。
当地时间12月15日,奥巴马在每周例行讲话中再次就枪击案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必须不受政治分歧左右,采取有意义的行动,以防止更多悲剧重演。不过,奥巴马没有表明“有意义的行动”具体为何,对于外界最为关切的枪支管控问题,他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应。
白宫透露,奥巴马会于当地时间12月16日前往康涅狄格州纽敦市,参加为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举办的守夜活动并发表讲话,这是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第四次专程飞往重大枪击案事发地悼念遇害者并慰问家属。
悼念活动展开
12月15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桑迪胡克小学附近地区逐步开放,人们得以在该校门口展开悼念活动。人们三五成群前来,有的手持鲜花,有的手持蜡烛。桑迪胡克校名铭牌下,很快堆满了寄托人们哀思的各种物品。
当天,遇害儿童的家属纷纷勇敢而坚强地走到前台,追忆自己家中的小天使,并向社会各界表达感激之情,令现场的人们无不动容。
枪击案中冒死保护学生的老师,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崇敬。27岁的遇害女老师瑞奇·索托用身体挡住枪手射向学生的子弹,桑迪胡克小学的校长道恩·霍斯伯格也试图阻止枪手行凶,最终被杀害。
心碎的诀别
■ 据新华社报道
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的纽敦是座宁静祥和的小镇。然而很难想象,就在这样一个偏僻的美国小镇,12月14日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丧心病狂的枪手对着一群学生和教师开枪,刹那间,夺走了20多条鲜活的生命,受害者大多为儿童。
小镇充满悲愤气息
惨剧发生后,记者立刻从驻地纽约驱车赶往现场采访。在发生枪击案的纽敦桑迪胡克小学附近,记者看到,学校已经被警方封锁,近百名记者被挡在小学校外面道路的另一侧,不得靠近警方和调查人员。小镇里来来往往的人们表情严肃,脸上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小镇一所教堂的牧师罗伯特告诉记者,这是纽敦镇最痛苦的一天,枪击案是一场悲剧,让人难以解释和理解。“我无法用言语表达镇上居民的悲痛之情,你能想象吗?家长早上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但不久他们就接到孩子被枪杀的噩耗,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警方已通知所有遇难者家属前来现场,为他们辟出一间特别的房间,和警方沟通信息。记者远远地望去,里面灯火通明。“人们在拥抱、哭泣、互相安慰、祷告,有些人似乎还心存幻想,希望他们的亲人只是受了轻伤,被带到医院稍做治疗后就会回家。”罗伯特说着说着哽咽了。
20岁出头的罗杰和伊凡得知消息后,从纽约一路赶来,他们想回家看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俩都曾在这里长大,罗杰还是这所小学的校友。
“我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因为我在这里从幼儿园上到小学四年级,我曾一直以为这里是最安全、最美好、最让我引以为豪的地方,但今天的大屠杀,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失望和耻辱,它带走了这里一切美好的东西,毁掉了我们小镇的声誉。”罗杰气愤地说。
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米切尔成了记者关注的焦点。他不停地向记者介绍他朋友的弟弟脱险的全过程。他说,他朋友的弟弟恰好在枪手行凶的教室里,但他机灵地从后门跑出去,成功逃过一劫。
控枪话题再度升温
事情发生后,小镇的所有教堂都对公众开放,供大家为死难者默哀、祈祷。刚刚在教堂做完祈祷的杰佛里说,“人们该行动了,枪击案件越来越常见,议会应该做点什么了。”杰佛里的哥哥曾是纽约市议员,在一次枪击案中不幸遇难。
一位美国记者说,枪支管理一直就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这次惨剧发生后,关于持枪的争论肯定要再度升温。
罗杰认为,这次枪击事件与其说反映出持枪问题,还不如说反映出美国人的精神状态。现在很多美国人认为自己没有受到社会公正对待,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帮助,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暴力获取关注,“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举例说,暴力事件的发生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普遍,建议全社会应该将更多资金、更多资源投入到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特别应该资助那些贫困的、没有保险、缺乏关照的人群,他们是社会潜在的不安因素。
夜幕降临,小镇每家每户迎接圣诞节的室外装饰品都亮起了灯,小镇的生活还将继续,但无疑,今天的痛将永远铭记在小镇所有居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