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比利时:社区学校有学问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3年01月22日10:27

生动活泼的英语课特别受学生们欢迎,图为英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他不想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给HOMEWORK起了个新名字,叫HOMEPLEASURE(家庭娱乐)。家庭娱乐一般是有助于纠正发音的口语会话训练,每次快下课时,学生们都对老师布置的“家庭娱乐”充满期待。(刘歌 摄)
生动活泼的英语课特别受学生们欢迎,图为英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他不想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给HOMEWORK起了个新名字,叫HOMEPLEASURE(家庭娱乐)。家庭娱乐一般是有助于纠正发音的口语会话训练,每次快下课时,学生们都对老师布置的“家庭娱乐”充满期待。(刘歌 摄)
下一页

活泼生动、肢体语言教学

长着“憨豆先生”的大鼻子、蹙着眉头抱着双臂在胸前,一会儿一看表,一脸不耐烦地样子……。突然眉头舒展,大鼻子老师用一口浓重的“英音”笑眯眯地说,同学们,这就是impatient(焦躁、没耐心的意思)。

这是布鲁塞尔IAPS(法文缩写,意为奥德尔赫姆区促进社会发展)学校英语课上的授课场景,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共10个学生,有20几岁的摩洛哥和秘鲁年轻人、也有女儿都20几岁的“韩国大婶”,专心致志地围坐在黑板前,看着老师“表演”释意。来自中国的钟贇同学告诉记者,老师在课堂上,从来不引用另一种语言,也不让学生翻字典,当遇到生词时,老师就根据上下文、用已有的英语词汇、加上肢体语言、表情动作来解释词意。只要一走进教室,不管你来自哪国、说什么母语,都要暂且通通抛掉脑后,因为老师要求学生在纯英语的环境里,体会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

同样在法语、荷兰语、德语、西班牙语课上,奥德尔赫姆社区学校的外语授课场景,如出一辙。校长艾伦·杜赫恩对我说,我们尽量保证小班授课、让学生们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轻松地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学好外语。除了外语课,学校还有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向全社会开放。所有在比利时的人,不管是什么国籍、身份,只要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来这里注册报名上课。

低廉学费、一流教学

20日中午,雪花纷纷扬扬落满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踏着积雪的石砖小路,穿过一片居民区,记者再次来到IAPS学校,4层楼高的灰色水泥楼,除了两扇木框的大玻璃门,和临街的其他居民楼、店铺,并无二致。事实上,这只是比利时众多社区学校中的一所,还有其他专门教授汽车修理、食品料理、糕点制作、美容美发等各门类的技术学校。进入1月,布鲁塞尔的各类社区学校、夜校纷纷进入开学季。这两天,记者在奥德尔赫姆区的学校看到,报名注册的人排成长队。艾伦说,学生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是一位92岁的先生,他报了电脑班,想通过学习学会上网给孙女们发电子邮件。

学校不仅白天有课,晚上7点到9点半也是上课“高峰”时间。傍晚6点天已黑透,学校里却是灯光明亮,记者看到不断有人推开学校的大门走进来,他们有提着公文包、下班就直接赶来的“上班族”;有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排队的年轻人,还有抱着装满食品的超市购物袋的家庭主妇。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杂牌”学生,带着各自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目标,奔向这里,绘就了一幅独特的比利时社区学校“学习场景”。

从希腊来的安娜刚到比利时一个月,她来报名学法语。同来的海伦说,她已经在这上了一个学期的法语课,进步很快。布鲁塞尔时法语文化区,会说法语让我不再是“瞎子和聋子”,能与人沟通,让我更顺畅地工作和生活。学校的老师都是比利时各大学的教授,他们教学认真又专业,但是学费一学期才60欧元,这简直是政府给予全社会的“福利”。

皮埃尔是土生土长的比利时人,他在排队注册学习工商管理课程。皮埃尔用带着浓重法国味的英语对记者说,他是被“逼迫”来学习的,他说从2009年开始,他的工作一直不稳定,妻子鼓励我“自立门户”自己开公司,所以我先来报班学习,积累知识积累点自信。皮埃尔说英语很吃力,磕磕巴巴蹦着英语单词,还不时比划着、用肢体语言辅助表达,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你看,我应该再报个英语学习班。”

教育经历永远是社会的积极因素

布鲁塞尔社区学校管理协会的主席告诉我,在布鲁塞尔有44所“促进社会发展”社区学校。全比利时有几百所,在瓦隆区有160家,弗拉芒区120家。各家学费不同,但都不昂贵,价格在60欧元—200欧元之间。学校运营经费“大头”都是政府预算拨款,比如IAPS的教学楼属于区政府资产,全校35位教师的工资,全部由瓦隆区教育部门“出钱”。

有人说过,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人们如果受到过真善美的熏陶和感动的心灵的教育经历,永远是社会的积极因素。到比利时半年来,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的和谐与比利时人的朴素平和。比利时政府重视、并切实地践行着社会教育服务于民、提供“便民、利民”的学习环境,当教育让人受益的同时,也在提升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人文进步。

采访中,外国学生们的面孔令我印象深刻。在政府预算支撑下运行的社区学校里,受益不仅是比利时人,还有近一半人是外国人。艾伦说,学校里需要多元文化、和谐教学,“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学习资源不应分国籍国界,全社会共享。他拿出学生注册登记表给我看,在校注册生共有1366人,726个是比利时人,335人来自欧盟成员国,另外305人来自欧洲之外的世界各国,其中有24个中国人,29个日本人、21个巴西人,摩洛哥人和刚果人最多,各有51人。

(责编:贾文婷、赵艳萍)

 最新留言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新闻排行榜

  1. 1贵阳837名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
  2. 2郑天翔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
  3. 3高清:黑龙江鸡西一住宅楼发生爆…
  4. 4钟丽缇泳池写真照曝光 肤若凝脂…
  5. 5内地高考状元从港大休学 网友呼…
  6. 6英交管员给希拉里座驾贴罚单 遭…
  7. 7南京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8. 8高清:庐山东林寺否认强迫游人跪…
  9. 9高清:日本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
  10. 10李咏遭鲁豫吐槽脸长 自曝每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