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应对危机,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展示了“大国外交”风度的话,那么2012年,中国在处理南海和钓鱼岛争端上果断、坚定和得当的举措则初步显示了“强国外交”的气象。十八大报告关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提法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强国外交的继续。
今年,中国面对菲律宾、日本等国的挑衅行为,敢于接招,针锋相对,表现了强国应有的国家意志。在应对中较好地协调运用外交、经济、军事、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掌握节奏,有理、有利、有节,展现了强国所拥有的颇为厚实的资源储备和相当娴熟的力量运用能力。
周边一些国家趁美国强化亚太战略之机,在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出击,企图捞取实惠。它们认为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同时要恪守和平崛起的诺言,中国不敢轻举妄动;2012年中国领导人换届,北京会以国内事务为重,低调应对外部争端。然而中国的实际应对让这些国家失算,有助于它们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追求和平崛起是指不以对外发动战争的形式搞侵略扩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面对他国的挑衅忍气吞声。和平崛起不是委曲求全的崛起。有些摩擦和斗争终归不可避免,有些交锋迟早要来,中国不惹事,但不怕事,不好斗,但不怕斗。
第二,一些周边国家希望经济上从中国谋取好处,安全上则抱美国的大腿,这条路看来走不通。菲律宾对华香蕉出口所蒙受的损失,日本在华汽车销售量的大幅下跌,表明挑衅中国必须在经济上付出代价。因此一些周边国家下次挑战中国利益的时候,先要想想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
第三,挑衅中国还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菲律宾和越南希望在南海争端上绑架东盟,使东盟形成对华统一战线,然而一些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和对华关系考虑,不愿为菲越买单。东盟从对华关系中的获益超过东盟与任何其他大国,因此那些想推动东盟与中国对抗的国家实在是低估了一些东盟国家的判断力。
第四,美国支持的限度。菲律宾、越南和日本在南海和东海跟中国叫板,与美国或明或暗的怂恿有关。然而,美国固然希望这些国家给中国惹些麻烦,但却不大可能置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地区稳定于不顾,为它们两肋插刀,这一点在黄岩岛和钓鱼岛争端中都已经体现得很清楚。美国需要一些国家为美国的利益服务而不是相反。
中国周边外交不仅要展现强国外交的力度,还要展现强国外交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应对南海和东海争端显示了我们的意志和能力,接下来还要显示我们的格局和眼界。大国有大国的格局和胸怀,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除了坚定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外,还要着眼于地区的合作、和平与稳定。在今后处理南海和东海争端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保持我利益目标和手段的合理性。强国外交不是霸权外交。南海和东海争端涉及历史、现实和国际法等多种因素,一个合理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在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基础之上。就手段而言,外交要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折冲樽俎作用,武力的使用要恪守后发制人的原则。
其次,在斗争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推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东亚的合作当前处在关键阶段,外有美国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压力,内有地区成员间的领土和海洋纷争。如果处理不好,东亚合作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中国应本着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远大抱负,积极推进东亚的双边与多边合作,为处理和解决现有争端创造良好气氛。▲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