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魅力何在?
发起亚投行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且具有扶助发展的公益性。它不仅是具有利他性的公共产品,还是贷款方与借贷方合作获益的共赢机制。无论是资金提供方还是项目建设方,都可以在亚投行的平台上实现互利合作。正因如此,在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行列里,人们不仅发现诸多欧洲发达经济体,更能看到众多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这就是东盟所有十个成员,无论大小和发展水平,都已全部加入亚投行的缘故。
[详细]
资金、经营、执行力凸显中国优势
中国对外发展中至少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外汇储备和资金的优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的强项:管理能力强;性价比高;国内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实践可以借鉴。最后是中国拥有国家优势。其中很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这种软资源。美欧国家政府都不拥有这种能力。
[详细]
境外媒体普遍认为, 各国争相加入亚投行是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最好体现。一个新兴的、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能就此崛起,从而翻开国际金融体系的新一页,正引得全球注目。
[详细]
聚集欧亚资本投资亚洲基础设施
虽然亚洲国家发展很快,而且都是储蓄大国,但因为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不得不把大量储蓄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等,无法把自己的资本用来促进自己的基础设施发展。
[详细]
欧洲国家不愿意错过亚洲经济发展的快车,不仅能获得投资利润上的收益,还能为欧洲企业争得更多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
[详细]
纷纷“背弃”美国投奔亚投行
英国宣布参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当天(3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卢曾经向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打了30分钟的越洋电话,指责其“背信弃义”。忍受了卢的喋喋不休后,奥斯本仍然发出了英国参加亚投行的声音。
[详细]
美国要求盟友不参加亚投行,给盟友们出了个难题。美国并没有对盟友承担保障它们经济繁荣的义务,那些国家都要为保持自身繁荣而自谋出路。
[详细]
TPP谈判恐成美“烂尾工程”
奥巴马一直不太擅长处理与国会关系,总统和党内领袖们动辄发号施令的做法早已在国会“民怨沸腾”。 TPP危及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主要是产业一线的蓝白领们。TAA国会投票受阻表明,就TPP计划的“价值”问题,美国国内各阶层和利益群体仍存在巨大的认知分歧。
[详细]
在亚投行上从阻挠到态度软化,再到愿意合作,美国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波折,反映出美国的复杂心态,但美国早加入收益要远高于不加入和晚加入。
[详细]
日本或用千亿“打压”无用
安倍政府以近乎偏执的狂热与中国竞争,制造出日本有能力阻挠中国崛起的幻象,这将对日本形成持久的资源和心理消耗。但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中国及亚投行不会被日本的竞争逼上“独木桥”,这首先是因为亚洲需要的基础建设资金是万亿美元规模的天文数字,日本即使想用那1000亿处处与中国或亚投行“狭路相逢”,也做不到。
[详细]
日本始终担心其主导的亚开行被亚投行架空,这个心结料一时难以解开,已申请加入亚投行的美国其它盟友则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详细]
开启南北合作新篇章
亚投行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发达国家参与的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这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南北合作形式,对世界银行、亚行是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亚投行不以减贫为主要目标,而是致力于投资准商业性的基础设施,实现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
[详细]
亚投行或许会成为撬动二战后美国一家独大的国际金融治理结构的“杠杆”。
[详细]
中国给各国提供了机遇
针对亚投行的前景与发展潜力,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多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独特见解。但有一点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同意:亚投行的建立,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是机遇,更是一个时代的来临。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方面,中国将与其他成员国一道致力于决策透明,确保投资项目满足共同制定的统一标准,同时与其他成员国一道探索更为高效的决策机制。
[详细]
议事公开透明 致力打造开放包容民主新秩序
亚投行不会取代现有的亚开行,而是与亚开行、世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美美与共、锦上添花,互补共进、协调发展,推动构建亚洲金融合作体系,探讨搭建亚洲金融机制平台,加快亚洲互联互通,促进亚洲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方互利共赢。这就像中国传统的端午节龙舟赛那样,大家合力划桨、步调一致,才能使船又快又稳,赢得胜利,笑到最后。
[详细]
中国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且民主的全球秩序,这通过亚投行倡议就可见一斑。全球治理与全球发展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