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
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应势而生,恰逢其时。当下,腐败多发、法治欠彰,考问着政治安全;增速换挡、转型升级,考验着经济安全;雾霾不散、污染严重,考量着生态安全;地缘纷争、强权作梗,威胁着国土安全;国际窃听、网络泄密,挑战着网络安全……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而总体安全观,谋求的正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的正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
[详细]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上海亚信峰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体安全观的中国意蕴
所谓国家总体安全,就是把国家安全视为一个超巨复杂的体系。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它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总体安全体系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的安全,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首先都必然和必须与其他领域的安全密切相关相联,互不可分;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国家安全的问题。
[详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
新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机制开始正式运转。从4月15日到4月28日,仅仅两周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已至少3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到“国家安全”。尤其是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他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分量,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要求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理念展开。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精神,他所主张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之内核,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特点: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
从亚信峰会看习近平亚洲安全观
5月2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及有关亚信会议下一步运作的四项建议。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从中国自身定位和发展需要出发所作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政策宣示,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在亚洲新安全观基础上建设覆盖本地区的安全与合作框架机制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周边国家政策的主调和努力方向之一。
[详细]5月21日亚信峰会会场。
“亚洲安全”新理念凝聚广泛共识
放眼全球,我们的世界不仅不太平,而且有越来越不太平的倾向。怎样构建安全体系,实现持久和平?国际社会发出的声音虽然纷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阵营:“打”出安全还是“谈”出安全。从科索沃到伊拉克,从阿富汗到利比亚,从叙利亚到乌克兰,近二十年来西方世界以干涉为核心,以武力和制裁为手段的“硬安全”观,可以说横行全球。但效果如何呢?面对一个个烂摊子,当初信誓旦旦,以维护安全为口号挑事的相关大国可以耸耸肩走掉,而当地的人民却要为残酷的现实买单。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是一而再,甚至不是再而三了。硬安全观交出的成绩单,乏善可陈。况且西方国家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吗?恐怕没那么简单。他们需要面对的后果,一是庞大的财政负担,二是国际国内愈来愈响亮的质疑声。对此难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出了形象的比喻:“吹灭别人的灯,烧掉自己的胡子。”“我赢你输”的胁迫式、零和式安全观,并没有造就任何一个赢者,而是满盘皆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