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居民喝水有了保障”
——中企承建毛里塔尼亚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通水


人民网迪拜8月12日电 (记者管克江)“开闸!”近日,毛里塔尼亚南部的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现场,随着项目经理杨东彬一声指令,塞内加尔河水滚涌而出,通过钢管流入高密度沉淀池。该地区上游已进入雨季,河水携裹着泥浆,浊浪翻涌。
河水通过不同管道分别进入6组高密度沉淀池系统。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流程:“通过添加不同药剂,先混凝、再絮凝。”数小时后,河水从浑黄逐渐转为浅灰、最后呈现较为清澈的状态,经集水槽和汇水井输送至下一工序,处理后供应市政系统。
毛里塔尼亚水利与水处理部部长阿迈勒·穆卢德特意来到现场观摩。她走上操作平台,仔细查看出水水质和各类监测数据。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出水浊度已从最初的3000 NTU降至113 NTU(注:NTU为水的浊度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饮用水水质准则》将龙头水的浊度最高限值定为1 NTU)。她微笑着向在场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这不仅仅是一个处理站,更是我们兑现民生承诺的象征。”阿迈勒·穆卢德表示,“中企在极端环境下高效履约,展现出专业能力与责任感。因为你们的贡献,首都居民喝水有了保障。”
毛里塔尼亚首都及沿线地区居民日常每天用水约20万吨,其中14万吨由贝尼纳吉水厂输送。每年8—10月份,雨季到来时上游泥沙大量冲刷进入河道,原本清澈的河水浑浊度迅速增大,导致水厂现有的处理工艺无法满足供水需求,民众不得不限制用水。遭遇2024年雨季的供水危机后,毛里塔尼亚政府决定在现有处理程序前增设一个预处理站,在雨季时对河水中的泥沙预先采取混凝、絮凝、沉降、过滤等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从2024年年底立项到2025年雨季到来,只有七个月时间。毛里塔尼亚政府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交给了中国电建集团旗下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毛里塔尼亚水利部部长顾问西迪·拉明几个月来常驻现场。“从总统到水利部长,大家都高度关注项目,要求必须在雨季前实现预处理站通水。本地的供应商、材料、用工等条件并不理想,只有中国企业能打赢这场硬仗。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杨东彬介绍,为保障进度与质量,项目团队调动中外资源,实行24小时轮班制。“关键时期,项目部厨师、首都代表处人员也都抽调上阵,6天‘手搓’完成了360组高密池斜板组装。”
如今,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已进入全面运行,在创造了80个本地就业岗位同时,将毛里塔尼亚首都地区饮用水供应稳定性提升至90%,霍乱、痢疾等水源性疾病病例将大幅减少。
业主代表、项目协调员卡内·马马杜表示:“首都居民终于能在雨季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这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唐中东表示,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是中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体现。中毛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同发展,将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增添更大福祉,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贾文婷、杨牧)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