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重点国家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查看原图】
图为“非洲重点国家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图为“非洲重点国家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8年12月10日16:13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由中国亚非学会主办的“非洲重点国家研究”学术研讨会于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中国亚非学会会长张宏明研究员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肖晗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烽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中非发展基金、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扬州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外交部非洲司官员等共计50多人。

肖晗副司长从基本情况、相关意义,以及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对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进行了解读。肖晗指出,2018年北京峰会具有“层次高、规模大”,“活动密集、成果丰硕”,“影响大,峰会效应持续发酵”等特点。通过此次峰会,中国对非外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肖晗还对这次峰会的具体成果进行了解读,并对落实这些成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肖晗还就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非洲问题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主题报告后,会议进入专题研讨环节。专题研讨分为五个时段进行,每个时段都紧紧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非洲重点国家研究”。

第一时段由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主持。该时段主要关注津巴布韦和尼日利亚两个国家。前中国非洲事务特使、中国亚非学会顾问刘贵今通过分析肯尼亚、津巴布韦、南非和埃塞俄比亚四国近期政局变化,指出非洲对其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任重道远,中国要尊重非洲国家的自主性选择,也要重视中国人在非洲的形象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晓雷分析了津巴布韦民族问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强调民族问题对津巴布韦政治发展的影响虽不凸显,但也不容忽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所长黎文涛副研究员就尼日利亚的地缘战略定位与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尼日利亚是非洲大陆最有潜力的国家,尼日利亚对自身的定位就是代表非洲,且在对外政策上具有理想主义和国际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文化室主任李文刚副研究员对尼日利亚2019年大选进行了分析,认为无论执政党还是反对党的领导人当选,对中尼关系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中尼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的状态。

第二时段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非洲研究部主任罗建波教授主持。五位学者围绕南非问题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亚非学会顾问杨立华就南非如何走出治理困局再现发展活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朱伟东研究员分析了南非投资法律环境的三个重要变化,即本土化立法扩大化、争议解决国内化和仲裁解决现代化和完善化;他还指出政府行为应与企业行为分开,中国企业在非洲应适时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刘乃亚副研究员分析了南非土地改革中的民族因素,认为土地改革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土地改革。当代世界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张凯副研究员就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南非政党政治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南非政党间的竞争态势愈演愈烈,非国大维持主导地位的关键在于党内团结和能否推动南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陈对拉马福萨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指出拉马福萨政府在弱化价值观色彩,采取较为折中的外交政策理念。

第三时段由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教授主持。该时段重点关注的是东部非洲国家。中国前驻卢旺达大使、中国亚非学会顾问舒展从卢旺达本土创制治国理政层面分析了非洲当前的自主发展思路,强调非洲国家要从本土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并做到将外界与本土相结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赵俊副研究员就卢旺达发言的主题为族群边界、权力介入与制度化,他探讨了卢旺达族群边界能否穿越等问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讲师李雪冬介绍了乌干达经济总体增长情况、经济的构成及各产业对乌经济的贡献率,并指出乌干达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错位,乌干达应制定合理科学的产业政策以促进工业发展。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非洲研究部主任罗建波教授认为中国在开展对非合作中,应尊重非洲各国自主发展的意愿,坚持中非平等的原则。河海大学“一带一路”与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田泽教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埃塞俄比亚投资的若干问题发表看法。他肯定了埃塞俄比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中埃间的产能合作,同时指出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企业要优化投资、形成产业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张永蓬研究员分析了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关系迅速改善的民族与现实因素,指出两国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上有着很深的关联性,关系改善对两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李智彪研究员主持。中非发展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郝睿分析了中国与吉布提的经济合作,指出吉布提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债务问题、非洲之角地缘政治形势日益复杂,以及财政收入有限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所长曾爱平副研究员分析了坦桑尼亚马古富力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认为坦桑尼亚应在保护本国资源和保护外商中保持平衡。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所副所长王学军副研究员从本土因素和外来干预两个角度分析了索马里的国家重建问题,认为外部干预和内部氏族合谋导致了索马里氏族国家联盟这种权力分散的新的国家形态。扬州大学苏丹研究中心讲师付海娜分析了苏丹的阿拉伯进程及其影响,认为苏丹的阿拉伯进程主要受阿拉伯半岛和埃及两个因素的推动。

第五时段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所长曾爱平副研究员主持。这一时段主要关注刚果(金)和加纳两个国家,探讨了中国非洲国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袁武副研究员认为刚果(金)在国家建构中面临着国家和历史割裂、社会碎片化、民族主义、外生性、社会集团垄断权力等挑战,指出在国家建构中应思考国家政权建设、社会动员建设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佳认为刚果(金)2018年底大选变故频仍、前景难盼。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红分析了刚果(金)的政治走势,认为提振经济是刚果(金)政府目前应重点关注的领域。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教授认为可通过权力下放提升加纳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她还指出权力下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对非洲国别研究进行了评论,认为非洲地区研究发展迅速,但还面临着研究实力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层面与学术层面存在差距、非洲小国研究力不足等挑战,他还指出可将三方合作、非洲海洋经济等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教授探讨了非洲国别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强调了非洲语言研究在非洲研究中的重要性。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刘立涛副教授对印度与非洲印度洋地区的合作进行了分析,指出印度在非洲印度洋地区有众多经济贸易利益。

在中国亚非学会会长张宏明研究员的主持下,与会代表对中国亚非学会今后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商讨。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会聘请刘贵今大使、程涛大使、舒展大使、杨立华研究员和舒运国教授担任学会的顾问。(江甜)

分享到:
(责编:赵艳(实习生)、刘洁妍)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