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举办昆曲文化遗产展

【查看原图】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8年11月23日08:36

人民网英国11月20日电(记者 许立群) 英国首个昆曲文化遗产展20日晚在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该博物馆收藏的曲笛、笙、箫、琵琶等用于昆曲伴奏的中国传统乐器、折扇和戏曲人物剪纸等与昆曲相关的藏品,以及艺术家受昆曲启发而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品。

开幕式上,观众们欣赏到了来自5大洲10多个国家的20多位年轻艺术家们在过去三年创作的昆曲主题作品。此外,活动组织方还用昆曲主题的陶瓷艺术品,布置了精美的中国式茶席,并安排了《牡丹亭》折子戏演出。来自英吉利拉斯金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对昆曲《牡丹亭》折子戏演出进行现场速写创作,描绘了昆曲演员表演的精彩瞬间。

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拥有超过一百万件的文物、照片、油画和绘画。早在1902年,第一批中国乐器“哨子”和“拨浪鼓”来到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

据介绍,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大部分乐器来自剑桥大学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劳伦斯·毕铿的捐赠。他在二战期间曾经与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同往中国访问,与不少中国文化界人士结下友谊,并收藏了很多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本次展览向观众呈现了“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成果。这一项目于2016年启动,旨在收藏、整理、展示世界各国所保存的与昆曲有关的文物和影像资料,同时给昆曲的演出机构与世界各地的观众们提供一个昆曲演出与活动信息的交流平台。该项目由剑桥大学的文化保护项目“康河计划”和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联合主办,与中国昆曲博物馆等昆曲界重要机构联合共建。

除了关注博物馆藏品研究之外,该项目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与传承。他们已连续四年在剑桥大学举办昆曲演出,演出期间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并邀请英国艺术家前往中国江苏省(昆曲起源与兴盛之地)与江西省抚州市(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乡)采风与创作。这样文化创意项目,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以“昆曲”为主题的、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平台。

“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主席、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在开幕式上说,若想生活在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里,我们就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合作而不是政治冲突上。昆曲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其精妙之美能超越中国国界,一如西方音乐在中国产生深深共鸣那般。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史蒂文·彻丽说,数字博物馆永远不会取代现场表演,但它将使更多人能认识昆曲,否则很多人可能永远无法体会锣鼓的独特声响以及令人惊艳的化妆、演唱。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研究员王子岚认为,相较于“单向性的”把中国昆曲推荐到海外,这样“双向互动”的资源共享型项目,有效的增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及相互理解。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昆曲近年来于海内外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早在2001年,昆曲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最早被列入该名录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之一。在过去的近20年中,昆曲的传承与传播成就斐然,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还需要更多的与“历史”对话、与“年轻一代”对话、与“世界”对话。

分享到:
(责编:张进 (实习生)、刘洁妍)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