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夜”,让中国魅力在里约绽放

【查看原图】
巴西儿童正在给风筝上色   张远南摄
巴西儿童正在给风筝上色   张远南摄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8年10月23日11:09

人民网里约热内卢10月16日电(记者 朱东君 张远南)当舞台上的孙悟空揭下面具的那一刻,观众爆发出一阵惊叹。原来刚刚那个活灵活现,手持“金箍棒”一展身手的,是个大胡子的巴西人。中国与巴西,两个相距近两万公里的大国,就这样完美地融于一身。

这是10月15日夜里,里约热内卢艺术城的舞台。“北京之夜”文艺演出正在上演。来自中国的杂技、舞蹈、民乐等传统艺术形式,吸引大批观众早早前来排队,可说一票难求。

身穿红衣与蓝衣的少女,在蓝盈盈的灯光中轻柔曼舞,恰如一群鱼儿在碧水中游曳嬉戏,这是舞蹈《吉庆有余》。巴西歌唱家在台上纵情欢唱当地著名歌曲《依帕内玛女孩》,为其伴奏的,是来自中巴两国的音乐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说,这是古老东方传统风韵与南美民族风情的有机融合。

而当晚赢得最热烈欢呼的,是杂技。来自中国杂技团的表演者展现了高难度的技巧——有球技,伴着快速的踢踏舞节拍,数个小球在表演者手中高低起落;有对手顶,芭蕾舞伶绷起脚尖,在男伴的肩上、臂上从容起舞;有滚杯,演员的额头及四肢顶着晶莹的水晶杯,摆出一个个别致优美的造型;还有顶碗,那一个个叠起的小碗,牢牢“粘”在表演者的手足之上,伴随着一次次托举、翻旋、抛接,观众爆发出一阵响似一阵的惊呼与掌声。

今年年初,中国杂技团就曾来里约参演“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晚会,当时便反响热烈。“杂技靠的是肢体语言,没有文化隔阂,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一名杂技团成员这样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文化走出去,杂技无疑是坚实的载体。

7年前,也正是杂技,把“大胡子”孙悟空古合蒙吸引到了中国。他在中国学艺,又加入中国杂技团,成为团里唯一的外籍演员。带着在中国学到的本事,站在故乡的舞台上,古合蒙感叹道:“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看到巴西人如此喜爱中国的传统杂技,我很骄傲。”

而在当天演出的礼堂外,也弥漫着浓浓的中国风。五彩的风筝、巨大的京剧脸谱,以及精美的剪纸装点着艺术城。演出开始前,展示北京哈氏风筝、彩塑京剧脸谱和剪纸的展台依次排开,吸引着来宾体验这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在北京民间艺术家的指导下,大家给风筝、脸谱上色,用彩纸剪出美丽的图案,忙得不亦乐乎。参与者有儿童,也有大人,巴西人觉得新奇,华侨华人则直呼找到了儿时的感觉。“巴西人真热情,我们这个展台前一直在排队。”展示风筝技艺的哈歆向记者介绍,哈氏风筝是地道的北京民间工艺,这次活动可以帮助巴西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来自里约的建筑设计师阿莉塞在3个展台前逐一尝试。她第一次剪纸,便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的工作和艺术有些关联,能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感觉很神奇。这种与巴西截然不同的文化令我十分着迷,下次有这样的活动,我肯定会再来。”

北京与里约结为友好城市已有32年。“多年来,北京市非常重视与里约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举办‘北京之夜’,就是为了促进两个城市、两个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李杨在当晚的致辞中说。里约市文化局副局长安德烈·马里尼表示,“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今天的活动超越了贸易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两国民众越走越近。” 

分享到:
(责编:张进 (实习生)、樊海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