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散记之四】印加圣谷的梯田与盐田胜景【19】

【查看原图】
莫瑞梯田左侧显示的灌溉系统   于世文  摄
莫瑞梯田左侧显示的灌溉系统   于世文  摄 

在多姿多彩的印加圣谷参观完编织之都钦切罗之后,当晚,下榻在圣谷乌鲁班巴镇的圣阿古斯丁酒店。4月23日一早,我们从乌鲁班巴乘车西行,到圣谷农业中心莫瑞(Moray)和马纳斯(Maras)小镇观赏圣谷圆形梯田与古盐田胜景。

莫瑞圆形梯田——古印加人的农业实验基地

当日,天不作美,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先到小镇中心观赏街景与雕塑,但大家急切观看梯田,雨刚停就前往梯田。圣谷是印加帝国的粮仓,这里有风格多样的印加梯田遗迹。莫瑞小镇海拔3600米,盛产块茎作物马铃薯及多种杂交作物。映入眼帘的圆形梯田是一道奇妙的风景。在广袤的山丘间,呈现众多颇似环形阶梯剧场的下沉式梯田,其深度从百米到160米不等。一块梯田的十多层梯级环环相连、层级匀称的圆形梯田好像外星人的绘画杰作。导游劳尔.费尔南多说,莫瑞是秘鲁众多神秘小镇之一,数百年来它隐藏在高原圣谷中默默无闻,直到1932年,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赞助的一个航拍探测活动中才被发现,摄影师西皮.约翰逊(Shippe Johnson)首次航拍了这里蔚为壮观、令人震撼的梯田系统,它比发现马丘比丘晚21年。这里是古印加人的“农业试验基地”,他们在此实施物种杂交及外来物种(如古柯)改良试验,培育出能适应不同气候的作物,如马铃薯、藜麦和玉米等,他们还培育出能抗灾的良种,即使在灾难气候下也能取得好收成。其诀窍就是巧妙利用乌鲁班巴河床中独有的具有不同比热容量的鹅卵石,在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按照每300米不同高度的气候差别,设计建造适应不同气候的梯田。据秘鲁权威人士分析,这圆形梯田共有20种不同的微气候与生态环境;且由于地壳变动形成的天然下沉坑洼地带和把梯田建成圆形,其自身就具有良好的地下排水功能。古印加人正是利用特殊石头比热容量的差别调节不同梯田的温度,又通过控制灌溉系统保持不同湿度,从而制造出不同高度的梯田具有不同的微气候。古印加人已具有花粉传播会引起杂交的知识,为避免不必要的杂交,他们在梯田有些地段建起了阻断花粉传播的隔离墙。如今安第斯山区所产玉米有150种、马铃薯达3000个品种,还有种类繁多的蔬菜,显然,这与莫瑞梯田这个农业试验基地有关。站在梯田底部,环视神秘的梯田景色,聆听这番讲解,联想到在钦切罗小镇所见籽粒硕大的玉米,不能不被古印加人的农耕智慧和不凡创造力所折服。

马纳斯古盐田——秘鲁南部的产盐基地

离开莫瑞梯田东行,车窗外一派安第斯山高原风光,时而落雨,时而骄阳,时见玉米田野,时见紫色黄色野花,悠闲的牧羊人更是编织出动人心弦的田园牧歌,沉醉在美景中,不一会儿就到了马纳斯小镇。车停在一个山坡上,俯瞰依山而建的古盐田,壮观而美丽。雨停太阳露脸,阳光照射下的大面积盐池闪闪发光,格外抢眼,宛如镶嵌在安第斯山谷中的白色马赛克。从入口处路经几家小店走近盐田,只见许多被窄窄池埂分隔的面积约5-8平米不等、深约30厘米的小盐池相互缀连,错落有致,疏密有间。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看见汩汩的山泉水由高而低向下流淌,被引入一个个盐池,盐池灌满后,即把入水口堵上。导游说,这些山泉水含有很高的盐分,盐水在风吹日晒下会自然蒸发;当水分蒸发后就结晶出盐粒,从灌水到收盐大约需一个月时间。我们看见盐农正在用木板刮收结晶的盐粒。询问古盐田的历史,导游说,马拉斯盐田最早可以追溯到秘鲁的Chanapata文化时期,这里的出土陶器显示,早在印加帝国前的Chanapata人就在此农耕,权威人士判断约在公元200-900年间已存在这处盐田,到印加时期进一步完善与扩大。至今,已有3000多个盐池,成为秘鲁南部山区重要的产盐基地。马纳斯的盐是秘鲁最优质的岩盐,由于采盐技法与时间差异,所产原盐有白色、粉红和淡棕色;附近小店有小袋盐或盐制品出售,有团友买了小袋彩色盐或盐制品,以备自用或馈赠亲友。

印加圣谷的圆形梯田和古盐田,不仅是当地山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印加圣谷的主要观光区,宛如圆形剧场般的梯田和闪闪泛光的盐田,都是许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景致,圣谷的莫瑞和马纳斯等诸多小镇都是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我国的长江、黄河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乌鲁班巴河为河谷地带酿造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使河谷成为富饶粮仓,古印加人得以在此休养生息并创造出灿烂的古印加文明。从神奇梯田到古盐田,又深层次认识了多姿多彩的“圣谷”!(冯 霄/文 于世文/摄)

分享到:
(责编:樊海旭、杨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