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亮相巴黎受追捧 每场上座率超90% 【4】

【查看原图】
图苏州芭蕾舞团巡演成员合影。(图片:苏州芭蕾舞团)
图苏州芭蕾舞团巡演成员合影。(图片:苏州芭蕾舞团)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7年11月06日19:09

人民网巴黎11月6日电(何蒨) 11月3日至4日,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亮相巴黎安德烈·马尔罗剧院,收获法国观众持久掌声。作为苏州芭蕾舞团2017年欧洲巡演第一站,这部莎翁名剧在全新的构思下吸收大胆的创意,巧妙融合中西文化,让欧洲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芭蕾”。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公参李少平专程前来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亲切慰问了舞团的全体演职人员。

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诠释“含蓄美”

作为苏州芭蕾舞团欧洲巡演的第一站,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安德烈·马尔罗剧场连续上演连天,该剧院以法国著名文学家、曾担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命名。尽管观众对芭蕾舞剧已非常熟悉,但舞团的创新编排,仍以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法国观众领略到不一样的艺术风格,每场的上座率都达到90%以上。

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当代生活节奏与审美品位为前提,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巧妙融入具有时代感的中国当代审美观。较之传统《罗》剧,除了故事编排上的创新外,写意的舞美与道具也别具匠心,复古不失当代、飘逸优雅的唯美感体现了现代人眼中的中国传统风韵,颠覆了欧洲观众对芭蕾的固有想象,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这部现代芭蕾有如一首诗,诠释着东方的“唯美”与“含蓄”,耐人寻味。

荷兰资深媒体人芭芭拉·莫伦迪一个月前曾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看过这部舞剧,此次又来观演。她认为:“这是很专业的舞者,非常好的编排,整个作品不再只是模仿,而是一种创新和进步,这与我通常认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不同。欧洲观众喜欢不一样的东西,这种特点一定会让苏芭版本在荷兰大放异彩,期待你们在荷兰的演出。”

法国观众喜爱江南姑苏元素

古典芭蕾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孕育发展,兴盛于法国。源自于欧洲的故事与舞蹈艺术,经由中国苏州芭蕾舞团的全新编排,会带给“懂行”的法国观众哪些感受呢?一对法国情侣在首场演出结束后表示:“太美了!我喜欢他们的舞蹈,还有很多中国的道具——京剧脸谱、扇子、月亮,演员的衣服简单又特别,很唯美。我想这是我看过的最浪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位法国老人在检票入场时还主动找到中国工作人员,表示她15年前就曾去过苏州,非常喜欢苏州精致的园林与小桥流水。这位老人兴奋的表示:“听说今晚的演出中有会很多的苏州元素,我太期待了,谢谢你们能来巴黎。”此外,现场也有专门赶来观看演出的江苏人,庄婷婷与中国丈夫已定居巴黎十多年,他们早早订票,全家一同来观看。演出结束后,他们表示:“在异国他乡看中国演出的机会不是没有,但能看到咱们江苏的专业芭蕾舞团,并且带来如此有新意、有特色的舞剧,还是非常激动与骄傲的。”

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莹女士与潘家斌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并被选入中央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1992年,两人应邀赴美国哥伦布市大都会芭蕾舞团工作,并在1994年至200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芭蕾舞剧院男女首席主要演员。2006年告别舞台后,两人回到家乡苏州,协助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组建了苏州芭蕾舞团。丰富的国际经验,为他们的舞剧构思与创作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创新与活力成为苏州芭蕾舞团的特点。

巴黎演出结束后,李莹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谈了感受。李莹与潘家斌曾多次演绎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这部剧感情至深,于是想到如何呈现一部与众不同的《罗》剧。作为舞团创立后的首部原创剧,该舞剧在2010年就已成型。两人的考量是,中国气质如何体现,如何在舞台布局造型和背景象征含义传递中国文化的信息,既考虑到原著,也有全新的阐释。李莹认为:“对于经典名著,要翻译出菁华,而不是直译,提炼出更多精神化和抽象的东西。”对于这部舞剧,李莹也非常自信,因为舞剧已在苏州多次演出,已经获得当地西方观众的肯定。

在古典芭蕾的基础上,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以现代芭蕾的形式展现了舞者们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表现力。继巴黎站之后,苏州芭蕾舞团将启程前往荷兰恩斯赫德,于当地时间11月7日晚进行第三场演出。

分享到:
(责编:赵睿青(实习生)、王欲然)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