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0月13日电(记者 冯雪珺)2017年10月11日起至2018年1月7日,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馆将开启中国明清肖像画展特展。该特展将集中展出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以及织绣类藏品,包括绘画文物70件,织绣类文物12件,其中一级品共16件。展览以明清肖像画为主,对研究明清肖像画乃至人物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旨在让西方观众了解到,在欧洲以外同样存在重要的肖像画创作传统。
这次特展源自2016年9月故宫博物院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签订的馆际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共同策划2017年秋季在柏林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明清肖像画”展览。展览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下属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为主要参展方之一,其他参展机构还包括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德国慕尼黑五大洲博物馆、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绘画馆、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
肖像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传神”、“写照”或“写真”,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明清时期由于经济、商业的高速发展,肖像画家以往的雇主由皇室贵胄与王公大臣向普通地主和商人阶层扩展,市场对肖像画的需求大增;明清时期的肖像画家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明清时期是肖像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巅峰。
以帝后的朝服像为例,除了体现皇室的威仪之外,也更侧重于真实性、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也是明代官方顶级肖像画审美趣味与技法的体现。例如明人画《朱由校朝服像》轴等绘画。帝后行乐图作为肖像的一种独特形式,还展现出了明代的宫廷生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例如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像屏》、《孝全成皇后便服画像》等。宦迹图包括反映明代高官王鏊为官历程的《王鏊像卷》以及《张瀚宦迹图卷》、《徐显卿宦迹图卷》等。这些作品不但具有肖像性,还表现出明代的官制与宫廷礼仪与紫禁城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展览中还有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家,例如邵弥、李流芳、郑燮、金农、邓石如等人的画像。为了充分展示明清肖像画的特质。本次故宫还根据孝庄和孝全皇后像中人物所穿着的相关服饰而挑选了十二件套织绣类文物,包括礼服和便服两个系列。
本次展览是在欧洲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的中国肖像画展,10月11日开幕日也适逢45周年中德建交日。该展主要展出两类中国绘画题材:祖先像和文人像,展览场地紧邻欧洲肖像画展区,以形成对比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