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扩大学术外交 推动“一带一路”落地

【查看原图】
图为论坛现场,外国专家正在发言。  宋豪新摄
图为论坛现场,外国专家正在发言。  宋豪新摄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7年06月26日15:30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宋豪新、韩硕) 由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共同主办的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问题国际学者研修班”项目5年回顾暨“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学者论坛26日在京举行。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在论坛上发表致辞上表示,各国的专家学者是立足本国立场、为各自祖国的发展服务的,但是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各国学者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可以产生“1+1> 2”的效果,使各自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更好地完成各自肩负的使命。

王京清表示,事实证明,作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道路正彰显着对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意义。只有研究好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有能力解决好世界性问题;只有总结好中国道路的实践经验,才有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贡献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国发展道路理论,值得各位在座的学术研究的各位精英人士们研究和讨论。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等嘉宾出席会议。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与双边经济合作、“一带一路”与媒体形象塑造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包括来自俄罗斯、伊朗、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机构和智库的专家就上述主题做了发言,并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

据介绍,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问题国际青年学者研修班”项目是中国社科院第一个自己设计并拨款、实施的对外援助性质的国际研修项目,由国际合作局和研究生院承办,具体由国际局亚非处和研究生院国际处负责实施。

自2012年以来到2016年为止,研修班已经成功举办五期,共邀请143位来自周边、拉美和非洲(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蒙古、伊朗、土耳其、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古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尔、塞内加尔)28个国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智库、高校的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接受了由专家讲座、研究所交流、京内文化考察、地方工业农业调研等内容组成的为期三十天的研修。

研修活动围绕着学术交流,贯穿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受到全体学员的高度好评。目前该项目已成为中国社科院与周边国家学术机构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精品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五年来,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问题国际青年学者研修班”项目为社科院在周边各国的政界、学界和高等教育等精英层面,培养了一大批了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理念、赞赏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知华、友华人士,并且为中国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扩大人文交流的事业,奠定了很好的民间外交、学术外交基础。

据介绍,该项目实施五年以来,圆满达到了设计目标效果。首先,该项目是以“请进来”的形式,落实社科院“优秀人文社科成果走出去”的战略,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该项目每期30天,每期的十次专家讲座是重点内容。项目承办方之一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黄晓勇院长亲自设计课程,社科院经济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蔡昉、张晓山、黄平、王国刚、黄群慧、郑秉文、潘家华等知名专家亲临研修班为学员讲课,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产业经济、中国财政金融、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城市发展、中国社会保障等。通过讲座和座谈,这些来自周边各国高端咨政机构的学者们充分接触到中国社科院作为中国顶级智库的优秀研究成果,从不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不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到与学者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到被中国发展道路理论所吸引,并纷纷表示被作为中国学界最优秀的代表的社科院学者们的风采所折服。潘家华研究员为学员做讲座并与学员充分交流之后,评价该项目“花钱少、收益最好、效果最切实”。

其次,该项目重视学员的亲身体验,用真实的中国发展现状“讲好中国故事”。

研修还设计了北京以外地区调研,每期用7天时间,请学员们赴地方亲眼考察当地的工业、农业发展情况。5年来黄晓勇院长先后带领5期学员对重庆、河北、上海、贵州、云南进行考察,深入农村和工厂亲眼领略中国发展的成果,与当地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座谈,亲耳聆听社会各领域对改革开放的见解。这种亲身感受式的考察过程使很多学员完全改变了过去对中国的看法。一位印度学员在考察上海杨浦新区之后表示以前从未知道中国已经进入发展水平;一位巴基斯坦学员在贵州考察中与当地学者的座谈会上主动要求发言,他恳切地告诉研修班的同伴,要看到这些才是中国发展的事实,而不是之前西方媒体口中歪曲的描述。

再次,该项目重视在研修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异文化理解和增进对中国的亲近感和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友身份的认同感。

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理解是加深国家和人民之间友谊的重要途径,习近平主席曾指示要加强同与周边国家的人员交流。在研修中,工作人员不仅利用傍晚时间设置了书法、太极拳、中国电影鉴赏等课程,还利用周末时间让学员参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坛等文化设施,使学员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亲身了解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从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面对面交流。这些都增进了他们对中国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第四,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抱有亲密情感的友人。随着这些精英人士在所在国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和研究生院将拥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友谊网络,有利于我院与周边各国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人员交流,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保持健康良好地发展。研修班主要活动都安排在研究生院,生活上虽然受到精心照顾但又可以与同学、教师、职工亲密接触,从个人情感上他们已经自觉地接受了自己成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友的身份。这种亲密情感通过校友联络、回顾活动等得到不断加深,十分有利于我院和研究生院与周边国家展开学术交流、教育合作等事业。

该项目的实施并取得的成绩,是中国社科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举措,是中国社科院学术成果“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是国际合作局与研究生院扩大国际交流、夯实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学术、教育合作基础的丰硕成果。

 

分享到:
(责编:贾文婷、王欲然)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