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文学交流拉近心灵距离——中国作家阿来文学讲座在拉美两国引起强烈反响

【查看原图】
阿来在孔子学院拉美中心做讲座
阿来在孔子学院拉美中心做讲座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7年06月25日12:55

人民网墨西哥城6月24日电 应中国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中国作家讲坛”项目的邀请,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获得者阿来近日在智利孔子学院拉美中心和智利、秘鲁两地4所孔子学院举办文学讲座,与当地文学爱好者深入交流,广受好评。

14日,阿来“聂鲁达召唤我来到拉丁美洲”文学讲座在拉美中心举行,近百名文学爱好者参加。阿来在讲座中表示,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一个国家的文学水平是这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表现。中国历史上文学精品多如繁星,当代文学伴随着中国改革大业的起步,也进入了新的创作时期。他说,聂鲁达是智利乃至拉美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自由、酣畅,既包含了对历史宽度和深度的描述也有对细腻感情的体现。

当被问到中国在最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在他的作品中进行呈现这一问题时,阿来说:“文学是用来记录生活的——所有的变化都不是抽象的,它是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面貌的结合,都是一件一件逐渐发生的——作为一个作家,我们首先有责任忠实地记录这一切。在我们讨论的现代性问题,当这种变化发生时,在物质生活层面上,确实发生了一些好的改善,但是物质进展太快,也会带来一些道德观和伦理观的问题,旧的道德观和伦理观消失以后,新的道德观和伦理观需要在新型社会中被建立起来,但这一进程是明显慢于经济发展和物质发展的。这就形成了一种落差,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也会让人心变得浮躁,而这恰恰也是我们最需要文学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这些都书写出来,警醒大家,提示大家。”

15日,阿来应邀访问智利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向50多名孔子学院的学生讲述了人们对陌生文化不断认知的过程以及自己创作《尘埃落定》的心路历程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阿来指出,人们在对于陌生文化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西方人最初认为西藏人都长得像一个巨大的蚂蚁,每日忙于挖金,至今外界还对西藏存在很多误解。同样的错误也发生在对拉美的认识,哥伦布的随从在书中写到拉美有无爪鸟,拉美大地黄金遍地,这激起了欧洲人的极大欲望,也由此开始了拉美长达几百年的殖民历史。这些事实都告诉人们由于历史和认知的局限,自认为先进的文化习惯的对其他文化妖魔化,扭曲化,最终导致了不同文化的相互隔阂。由此,阿来引申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他表示,每个作家不应该人云亦云地写作,而是要努力地探寻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去创作。正如创作《尘埃落定》前,自己暂停写作长达四年,深入西藏的各个角落去从心灵深处体会西藏的文化源头。此外,阿来还分享了自己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观点。他说,传统文化不是也不应一成不变的,正如汉字“化”,表达的就是“变化”的意思。当整个世界都处于迅速的变化中,我们也应该鼓励传统文化顺势发展。这样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他风趣地举例说:“当所有人都住在高楼里,我们不能要求印加人的后代还继续住在马丘比丘的遗址上”。阿来的文学和文化观点得到了孔子学院学生的一致赞扬。他们认为,阿来所谈论的很多问题不仅是西藏是中国的问题,也是拉美共同的问题,阿来的观点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燃起了他们对中国文学的极大兴趣。

22日,阿来应邀分别在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和秘鲁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题为“我就是洛萨笔下的阿尔贝托”的文学讲座,与秘鲁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一起分享自己对秘鲁著名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阿来的讲述深刻生动、妙语连珠,过程中不时传出笑声和掌声。

在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讲座上,阿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略萨撰写长篇小说《城市与狗》的背景。他称赞《城市与狗》是一部非常好的自传体小说,并对作者观察、思考生活,敢于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及社会的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次日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中,他进一步阐明道,《城市与狗》中 “阿尔贝托”这个人物的塑造使得这部作品更有意义,在某种意义上阿来本人就是略萨笔下的“阿尔贝托”。阿尔贝托人送外号“诗人”,年轻时的阿来读到这个人物,认识到所谓作家、诗人,并不是大众以外的另一种人,他们本身就是大众成员之一。大众所有的经历的痛苦、快乐、希望,他们一样都要经历,但是他们又能在经历这些的同时,勇于反思,最后通过文学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是作为作家对社会承担的一种责任。阿来还从阿尔贝托的反思精神引申到中国圣贤孔子倡导的“见贤思齐”、“吾日三省吾身”等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他的讲解语言幽默,条理清晰,分析深刻,把一个个深奥的哲理讲得生动而又贴近现实生活。

在谈到中外文化交流时,他表示中国在早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极大程度上处于向内传播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及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办,中国文化已经开始积极主动而且非常自信地走出去。“我从太平洋彼岸来到南美,在智利讲聂鲁达,在秘鲁讲略萨,是想让当地民众知道中国作家十分关注拉美文学作品。尽管中国和拉美距离遥远,但文学交流能拉近人民之间的距离,希望今后双方能译出更好的作品”,阿来希望更多的拉美人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学和文化。

在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中国作家讲坛”项目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阿来此行在两个国家4所孔子学院举办了5场讲座,接受多家中外媒体采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孔子学院师生和当地文艺界的热烈欢迎。拉美中心“中国作家讲坛项目”今年还将邀请刘震云、西川、麦家等著名作家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孔子学院举办各类文学活动,提升孔子学院的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供稿)

分享到:
(责编:徐祥丽、王欲然)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