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地震频发引恐慌 韩政府被指应对不力

【查看原图】
9月12日两次强震至今,庆州地区已发生四百多次余震。
9月12日两次强震至今,庆州地区已发生四百多次余震。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6年09月22日20:16

人民网首尔9月22日电(成硕)近来韩国地震频发,强度也达到历史之最。从未经历过如此强震的韩国民众惊慌不已,许多人彻夜难眠。而地震发生后,政府部门低水准的应对能力也加剧了韩国人对本国政府的不信任。

史上最强地震引发民众恐慌

据韩国气象厅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12日晚7时44分,庆尚北道庆州市西南9公里处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韩国全境均有震感。8时32分,同一地区再次发生地震,强度达到5.8级。这是韩国自1978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当天共造成至少14人受伤。

强震过后,庆州并未回归宁静,余震接踵而来。据韩国气象厅统计,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上午6时,庆州一带已发生423次余震,其中1.5-3.0级406次,3.0-4.0级15次,4.0-5.0级2次。21日中午11时53分许,庆州再次发生3.5级余震,当地许多正在上课的学生纷纷跑出教学楼。而到了午饭时间,学生们仍不敢回到楼内,只能在操场上就餐。

接连不断的余震不仅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困扰,还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障碍。据韩国《亚细亚经济》报道,地震发生后,韩国保健福祉部向庆州派遣了一个“现场心理支援团”,19-21日期间共有247名庆州市民前来接受心理治疗。64岁的李先生说:“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我每晚都睡不好,常常被余震惊醒,慌张地跑到院子里。”在大邱上班的金女士也表示,频繁的余震令公司员工们心神不宁,无法安心工作。

9月22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庆州市指定为“特别灾区”,这意味着韩国中央政府将为庆州政府提供灾后重建资金。

韩国政府被指应对能力低下

在这次地震中,韩国各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再次受到质疑。当地震等重大灾难来临时,韩国国家安全处应第一时间向民众发送灾害警报。而“9·12”地震发生后10分钟,韩国国家安全处才迟迟发出警报。

韩国SBS电视台今日报道称,地震发生约50秒后,韩国气象厅向1851名政府主要负责人发送了短信通知,但其中足有842人未收到短信。对此,气象厅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我们事前并不知道,系统一次只能发送999条短信。”韩国SBS电视台还曝光了韩国气象厅的工作手册,并重点标出了其中一条规定:如果深夜里有情况发生,应尽量等早晨再向环境部部长或次长报告。韩国国会议员姜炳远批评说:“民众正处于地震的恐怖之中,环境部长却在睡大觉!”

9月2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前往受灾地区视察慰问,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8天。众多政界人士批判称,这体现了韩国政府对灾难反应滞后。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秋美爱更是直指政府应对地震不力,要求朴槿惠向国民道歉。

由于无法信任政府,灾区民众已经开始采取自救措施。一位蔚山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准备的“地震生存背包”及包中物品,包括钱、矿泉水、手电筒、睡袋、金枪鱼罐头、腕表等。

信任危机存在已久

近年来,韩国政府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一直备受诟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年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30%的韩国人表示信任政府。一次次的欺瞒与失误令韩国政府的信任度不断降低。

今年7月5日,韩国蔚山市曾发生5.0级强震,韩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震感。但韩国国家安全处在地震发生20分钟后才将警报发出,并且警报信息有误,引发了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对政府工作的质疑,更有网友将“大韩民国”戏称为“灾难民国”。

2015年5月,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被带入韩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被确诊后,韩国政府并未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导致疫情迅速扩散,感染人数达到186人,其中32人丧生。由于医院信息不公开、疫情防控出现疏漏、隔离管理不严格,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在韩国爆发期间,共有近1.7万人被隔离。

2014年4月,韩国“世越号”沉船惨案发生。载有京畿道安山市檀元高中476名师生的“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发生沉船事故。事发后,船长和部分船员选择弃船逃跑,而救援人员在事发9小时后才进入船舱,导致281条鲜活生命葬身大海。而事发当时,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还曾发出“386人已全部救出”的错误信息。“世越号”沉船事件发生后,遇难学生的家长们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南端设立了一个“‘世越号’广场”,飘扬的黄丝带诉说着他们对遇难者的思念,以及对政府彻查真相的诉求。时至今日,两年多过去了,家长们仍坚守在那里,日日期盼真相的到来。

分享到:
(责编:李雪峰(实习生)、杨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