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百年老街,焕发新彩

【查看原图】
悉尼唐人街上的红绿相间的中式牌楼成为了标志性景观。(鲍捷 摄)
悉尼唐人街上的红绿相间的中式牌楼成为了标志性景观。(鲍捷 摄)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6年02月09日22:36

人民网悉尼2月9日电(记者鲍捷)悉尼唐人街地处悉尼的城市中心区,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唐人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奋斗和贡献,历经百年变迁,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华人精神的象征,在悉尼这座多元文化融合大都市里熠熠生辉。

19世纪上半叶,最早一批华人以劳工身份来到澳大利亚淘金,后来随着金矿被逐渐被挖空,大部分华人返回祖国,其中一些人继续留在澳大利亚,靠贸易、手工制造、洗衣、种菜、捕鱼等维持生计。19世纪60年代,悉尼市区坎贝尔街的干草市场里,一些华人商贩开始聚集出售水果、蔬菜并在附近居住,逐渐形成了华人活动的中心区域,成为了现在唐人街的雏形。

最初,悉尼唐人街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吃店、商铺和住家,随着百年来逐渐向周围辐射,如今已经包括坎贝尔街、德信街、莎瑟街、皮特街等区域。现在的唐人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唐人街南北两端各矗立着的一座红绿相间的中式牌楼是唐人街的标志性景观,北侧牌楼外侧、内侧各书“四海一家”“澳中友善”,南侧牌楼则书“通德履信”“继往开来”,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包容、和谐、道德和诚信。街道两旁各类商铺鳞次栉比、红红火火,中餐馆、糕点店、中医中药行、海鲜干货店、工艺品店、旅行社、回国礼品店等一应俱全,与繁华的悉尼市区相得益彰。

“唐人街不仅吸引了悉尼本地人,很多外地及外国游客来到悉尼都会到唐人街观光,悉尼唐人街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悉尼市市长克洛弗?摩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悉尼唐人街里一家中式糕点店前总是排着长队,罗拉和詹姆斯站在队伍里等待点心出炉,这对悉尼本地情侣告诉记者,唐人街是他们最喜爱的约会地点,“中国美食非常吸引人,我们都很喜欢吃饺子和面条,每周都来这里吃中餐。”来自加拿大的马里西奥对记者说,乘坐电车路过这里,看到了美丽的中国牌楼,忍不住下车一睹悉尼唐人街的风采,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流连忘返。菲律宾游客哈什维告诉记者,悉尼唐人街是他此行的一个必游景点,“与菲律宾的唐人街相比,悉尼的唐人街显得更加现代。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美食,还能通过建筑和店铺了解中国文化。”

唐人街的购物中心里,一位身着中式传统服装的华裔女士正在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和福字,她身边围满了顾客。来自西澳大利亚州的盖比在这里挑选了写有“心想事成”的条幅,她一边向记者展示刚买来的福袋挂饰一边说:“我的邻居中也有不少华人,我非常喜欢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今年,我打算把条幅和福袋都挂在家里,希望猴年全家幸福平安。”书写春联的女士名叫徐一,她告诉记者,她从2010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都在唐人街写春联,“现在不仅华人在春节贴福字、贴春联,越多越多澳大利亚人也喜欢中国书法和文化,希望能中国春节的喜庆带回家。”

唐人街里古色古香的同仁堂格外引人注目,金色的“北京同仁堂”牌匾、木质的月亮门、占满整面墙的药柜,都让人仿佛觉得置身中国。同仁堂悉尼分店开店10年,中医师于海波从开店起就在这里工作,他对记者说:“十年来,同仁堂的业务量一直稳步提升。同仁堂是很多华人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在海外也越来越受到当地人的认可。”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方山,方山是澳大利亚政府注册中医师,他从1990年起在唐人街开设一家中医医馆,他向记者介绍,近26年的时间里,他的医馆从刚开始成立时一天仅有两三个患者,且多为华人,发展到目前每天接诊十余位患者,超过2/3为澳大利亚当地人,“这体现了澳大利亚当地人越来越相信传统的中医药,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和接受”。

春节期间,悉尼唐人街格外热闹,大大小小的商铺都贴起了福字、春联,挂上了红灯笼、中国结,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目前,悉尼的华裔人口约占城市总人口的近1/10,华人社区为悉尼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摩尔说,“每到中国农历新年,悉尼市政府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春节不仅是华人的传统节日,而且也是悉尼全城欢庆的盛典。”

由于近几年悉尼唐人街及附近区域发展迅速,今年1月悉尼市政府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悉尼市政府决定对这一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包括配备更加完善的基建设施、修建轻轨及拓宽步行街,以吸引更多居民和游客来此工作、游玩。摩尔介绍,根据最新修订的唐人街改建计划,未来10年内,唐人街及附近主要街道将扩建为大型步行街,步行街两旁将增加更多绿植,同时还将配备长椅、照明等设施及艺术装饰等增加该地区的文化休闲氛围。这条跨越百年的老街,记录着历史变迁,也跟随着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