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陆克文:以合作化解矛盾是中美关系的未来

【查看原图】
照片说明:陆克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摄影:张彬
照片说明:陆克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摄影:张彬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5年09月24日04:53

人民网联合国9月23日电 (记者李秉新、张彬)陆克文是国际上有名的“中国通”,他那一口纯正的汉语让其他“中国通们”羡慕不已。习主席访美当天,身兼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主席的陆克文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他最近异常繁忙,9月18日还在华盛顿出席电话会议接受中方记者采访,21日就到波士顿哈佛大学就中美关系和世界秩序发表演讲,22日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纽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看到,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他那间不大宽敞的办公室里,茶几上摆放着《论语意解》。陆克文得意地对记者说:“一个朋友送的,我喜欢中国古老文化,特别是孔孟老庄的论述。”“我总是建议外国学生在研究中国的时候不仅要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学习中国的历史传统。”

切入正题谈到中美关系时,陆克文表示,中美关系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大的方向,不要总是集中在一些特定案例上面。首先,中美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确存在很大分歧,这是事实。关键是双方如何管控这些分歧。其次,中美两国目前在一些地区和全球问题上虽然有一些合作,但这些合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还不太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发现在很多领域还缺乏信任。他认为双方确实需要一个战略叙事,既要管控分歧,更要进行合作,并以合作所产生的政治外交资本来逐步化解分歧。建交35年来,中美双方关系一直是在合作和摩擦中交织前进。双方都需要找到一个更广泛、更坚实的机制来加强两国关系。他说,邓小平有句名言叫“摸着石头过河”,以前适用于中国经济改革,现在同样适用于中美关系。我们或许还不能指望中美关系能一步跨越这条河,但必须是试探着一步一步走过去。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在中美之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勾勒出新型中美关系框架。陆克文去年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主持中美关系研究项目,阶段性报告题目就是《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也提出了新形势下以建设性现实主义来实现全球化局面下中美两国的共同使命,主张以现实为基础,以合作化解矛盾。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各自的利益,双方应共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可预测的、稳定的全球秩序。

陆克文说,习近平主席首站选择达西雅图,与工商界、科技界和老朋友接触是很重要的。中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经贸交流。经济增长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很重要,中国与美国西部经济交流很多。美国西部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经济中心,高科技企业林立,硅谷、波音飞机、谷歌等等都在这里,年轻人都希望来这创业。当然,企业网络系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双方在这方面合作将会大有作为。

在谈到习主席此次访美可能的成果时,陆克文笑着说,我从来不愿预测结果,但是你看,一边是一连串的问题,另一边是一大堆机会。双边投资协定对中美两国都很重要。中国投资正在美国大举扩张,美国企业也可以在中国拓展业务。网络安全包括了国家网络安全和企业网络安全,如果两国按照国际规则解决问题,就会是一大成果。此外,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双方也会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希望双方能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再接再厉,超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进行合作。把这些罗列起来比较容易,但取得成果确有难度,大家应共同努力减少分歧,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新机会。

谈及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时,陆克文说,相信中美两国领导人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避免重犯一些历史性错误。中美两国现在有大量的青年交流,他们将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让青年人发挥想象力去构建未来的国际关系至关重要。政治想象力能超越困难,走出老思维的禁锢,能够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对抗不冲突互利共赢的中美大国关系。

几天下来,陆克文接受了大量记者采访。但他乐此不疲,23日他又要在亚洲协会发表演讲,分析习奥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分享到:
(责编:王政淇、袁勃)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