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访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校长孙浩良:教育比黄金可贵【2】

【查看原图】
2014年6月,孙浩良校长主持分校校长期末总结会。
2014年6月,孙浩良校长主持分校校长期末总结会。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4年07月01日11:01

人民网堪培拉7月1日电 (记者鲍捷)在澳大利亚,谈起中文教育,孙浩良的名字无人不知。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一名教师,到辞职开办周末中文学校,再到拥有10间分校的新金山中文学校校长,孙浩良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只因认定“孩子们的教育比黄金可贵”。

记者抵达墨尔本时,已是傍晚时分。在一片住宅区里,一座挂着“新金山中文图书馆”牌匾的米黄色小楼格外引人注目。门口,一位头发灰白、戴着金丝眼镜、身穿夹克的长者笑盈盈地迎上前来向记者介绍,“这边是图书馆,那边是教学区……”,这便是新金山中文学校的校长孙浩良,已过耳顺之年却依然神采奕奕。顺着孙浩良指点的方向,记者走上楼梯,看到一间间教室里仍然灯火通明,“嘘,今天白天学生们刚考完期末考试,现在老师们正在集中判卷”,孙浩良轻轻推开一间教室的大门,十几位老师正在埋头阅卷,邻座的老师们不时低声讨论。这样的教室在这所分校有十几间。“新金山中文学校现在有10所分校,这是其中的一所,”孙校长告诉记者,“新金山还有自己的印刷厂、出版公司和中文书店”。

在澳大利亚的中文学校中,新金山的规模是最大的。这源于孙浩良心中那个执着的教育梦。1991年出国前,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教授,一到澳大利亚,他就看到了中文教育的紧迫性。他发现,在这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很多跟随父母而来“小移民”中文水平严重退化,其中就包括了孙浩良的10岁的儿子,“一天,我见到儿子正在用中文写作文,走过去仔细一看真把我吓了一跳,两三行下来居然就有五六个汉字‘缺胳膊短腿’”。他跟身边的朋友们聊起这个情况,发现不少父母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而且,这些刚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孩子,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很难结交新朋友,性格越来越内向,甚至有些孤僻。

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孙浩良立即萌生了自己开办中文学校的想法。短暂筹备后,一间租来的教室,二三个兼职授课的朋友,再加上6名学生,就成了22年前孙浩良最初的中文学校。起步时,交不起租金、招不满学生、没有专业的中文老师……都是横亘在孙浩良面前的难题。身边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就连一位在当地学校任教的朋友也说:“算了吧,在这里办学赚不了钱,不如赶紧换一行”,孙浩良坚决地说“我不能把教育当成赚钱的生意”。孙浩良告诉记者,这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时时敲打自己,这个办学理念也成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和快速发展的根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孙浩良的中文学校在当地华人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不仅来自中国大陆的家长把孩子送来,许多老华人和来自东南亚的华裔家庭也纷纷前来报名:“中国大陆来的学者,办学水平就是高。”当时澳大利亚的中文学校主要教授繁体字和粤语,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当地华侨华人的需求。看到学校的发展,孙浩良毅然辞掉了大学教师的职位,全身心投入办中文学校。

孙浩良把自己创办的中文学校定名为“新金山”。他告诉记者,“新金山是一段不该遗忘的历史。”19世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金矿吸引了大批淘金者之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也发现了金矿,于是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其中包括一批中国人。之后,人们便把美国的圣佛朗西斯科称为“旧金山”,而把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叫做“新金山”。“把学校命名为‘新金山’,是因为我坚信海外华文教育是一座富矿,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比黄金更珍贵。”孙浩良说。

随着学生的增加,学校规模的扩大,不断有新问题浮现。缺乏适合当地情况的中文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因素,于是孙浩良便组织老师们编写了《幼儿中文》《中文高考辅导》等课本。还和老师们一道,创造了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孙浩良还和老师们商讨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有学生守则、奖惩条例、教学大纲等,各年级教师还设有年级组长,负责协调同一年级的教学进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新金山中文学校已有300多位授课老师,在校学生近5000名。“很多孩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总结过几个最让人感动的学生,”透过孙浩良的眼镜,记者看到了他眼角闪烁的泪光,“有一位家长每周末开车来回7个小时坚持送孩子上学;还有一位妈妈把自己的6个孩子都送来学中文;学校里还有很多孩子从三四岁坚持学中文到18岁。孩子和家长这么认可新金山,让我非常感动”。现在,孙浩良的曾教过很多学生都考取了重点大学,其中还有不少在从事和中国相关的工作,流利的中文成为了他们升学就业的一大优势。“最近几年,早期的学生们开始把自己的小孩送来学中文,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学好中文的重要性”。

的确,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澳大利亚了解中国的愿望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刺激了澳大利亚人学中文的热情。孙浩良希望尽快把中文推广到主流社会去,“我发现,现在很多澳大利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中文,”孙浩良说,“小学时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孩子学得快、没障碍。从小培养孩子对某种文化了解和喜爱,这种情感会根植在他们心中,对他们了解中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孙浩良开始努力把中文教育推广到当地小学中去,认定教中文也要从“洋娃娃”抓起。

在澳大利亚,小学一般下午三点半放学,但家长通常要五六点才下班,所以中间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在校上兴趣班。于是,孙浩良决定把中文课程引入小学课后兴趣班。他先后考察了三十多所小学,一一向小学校长们介绍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一拍即合,大多数校长都认为引入中文教学是非常好的想法。

到今年,课后中文班已经办了四五年时间,孙浩良收到了大量的积极反馈。中文班的教育方法是寓教于乐,老师带着孩子们写大字、画国画、学剪纸、做中餐,让他们兴趣中了解中国文化,学生都很喜欢学中文。每当班上有即将小学毕业的孩子,孙浩良都会问一个问题:“上中学后,你会不会选修中文?”几乎每个孩子都充满自豪地回答:“当然啦,我已经会中文了!”课后中文班还获得了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好评,孙校长拿给记者一摞厚厚的来信。一位小学校长李·波拉德(Lee Pollard)在信上说:“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中文课!孩子们总是提前10分钟就来到教室坐好。”一位名叫瑞秋(Rachel)的家长来信也充满热情,“我的两个孩子总在盼望着周四的中文课,每次下课后他们就会喋喋不休地争着告诉我今天学到的内容。作为一个家长,我为孩子的好学而自豪,也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目前,新金山中文学校还在尝试开展多样的活动,促进澳中两国文化的交流。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孙浩良就将奔赴北京,为新金山中文学校交响乐团7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做准备。这次,55名学生将在他的带领下为北京观众献上一场饱含对故土深情的演出。这支交响乐团成立于两年前,2012年和2013年已分别在墨尔本音乐厅和上海夏季音乐节演出。

从只有6名学生的周末补习班,发展到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校。如今,孙浩良的中文学校更像是澳中文化沟通的桥梁,增进了澳大利亚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澳中两国的民间外交。

分享到:
(责编:刘融、杨牧)

图集精选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