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飞越太平洋-中美邮件交流”展览在史密森学会下属的国家邮政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参加这一开幕式活动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鸿认为,值中美正式建交35周年之时,这一展览使人们从邮票和邮件这一独特角度认识中国,进而有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邮展网页引用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话:“我们两国是隔洋相望的邻居”。展馆内硕大的红色展板介绍说,这个有着162件邮票和邮件的展览从经贸、文化和社区三个方面体现人性化中的中美关系。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从十九世纪60年代到二十世纪70年代处于巨变的中国,探讨华人移民美国的历程。据了解,这是该馆开馆以来第一个特色邮展。邮展中的“美国国家邮集”收藏了与中美关系相关的邮票和邮件,其中大部分此前从未向公众展示。专门为这一展览制作纪念封的中美集邮中心负责人赵进发告诉记者,这次邮展筹备了三个半时间,它表达了美国公众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的浓厚兴趣和友好感情。
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集邮首席主任谢里尔.甘茨博士是这一展览的主要策划人。她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请想一想中美关系有多么重要吧!然而,有很多美国人不了解这一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解这种关系在过去150年间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通过欣赏这里所展出的邮票、邮件,人们可以了解过去发生的故事。与美国一样,中国有着许多集邮爱好者。通过方寸间的邮票,人们可以了解历史、传记、文化、艺术、地理。这是了解中美两国文化非常好的渠道。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历史,更多开展面对面的人文交流,我们就能够创造更好地未来人生。
许多美国民众仔细观看一方方邮票和邮件,不时指指点点。徜徉在这一独具特色的展览中,令人们一个侧面看到了从清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沧桑巨变和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从未间断的交流。那方印有陈纳德将军的邮票令人们回忆起二战中援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飞虎队”。尼克松访华期间与毛泽东主席的合影照片旁边展示着一方熊猫纪念邮票,让人想起中美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熊猫外交”。
在摩根士丹利公司工作杰拉尔德.韦纳先生为本次展览奉献出了自己珍藏的中国邮票。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我热爱中国,我热爱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文明,我也有着众多有关中国的收藏。对中国了解得越多,我越坚信中国有能力为本国人民,也因此为整个世界创造一个更为美好地未来。
![]()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