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品读中国” 感知中国 

来源:人民网  2013年05月21日19:09

“品读中国” 感知中国
下一页

人民网莫斯科5月21日电 (记者 林雪丹 张晓东)美妙的弦乐好似在诉说着文学作品中唯美的画面,音符的高低又像在表述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内心。音乐作品总是文学书籍的最佳伴侣。伴着柴可夫斯基大交响乐团四重奏悠扬的乐声,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处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品读中国”读书周,5月20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开幕式同时还举行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赠书仪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代表团团长宋明昌副局长向文化中心赠送了1000册图书,丰富文化中心馆藏。这些书籍内容广泛,包括中国经典和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化读书等丰富的种类,俄罗斯民众今后可以方便地在文化中心图书馆进行借阅。

读书周从20日起至24日结束,每天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向俄罗斯民众推荐中国优秀图书。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还有浓缩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三字经和黄帝内经,同时还将向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俄罗斯友人推荐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领衔编撰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24日最后一天,将举行以“中俄诗歌:相互影响”为题的圆桌会议,邀请俄罗斯汉学家、诗人、翻译家就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中俄诗歌的翻译和相互影响等问题交流意见。

读书周首日,还举行了中国艺术家天石的书画展,吸引了众多喜爱中国文化艺术的俄罗斯民众前来参观。在展览现场,天石提笔为热情的观众们留下了墨宝。刚刚拿到天石赠送的“家和万事兴”条幅的加琳娜分外高兴,她对记者感叹道,“中国的文字如花一般,既漂亮又神奇,每个字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真令人叹为观止。”

使馆文化处张中华参赞告诉本报记者,读书周的活动将以阅读为主线,串联中国哲学、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等人文领域,从多个角度介绍中国,丰富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进而喜爱中国,喜爱中国文化。此外,读书周期间还将举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中国梦”有奖征文活动,征集俄罗斯各界人士就阅读原版、俄译版中国书籍或游历中国城市所产生的思考与感悟,增进中俄两国在文学、翻译、旅游等大文化领域的交流。

其实读书周的诞生是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双边合作。据张参赞介绍,同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签署了关于“中俄经典和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备忘录。该项目为期6年,目标是双方相互翻译出版对方国家不少于50种经典作品,或双方共出版不少于100种图书。

文学作品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和精神面貌的。而中俄两国文学作品的交流可谓是源远流长,但由于近年来两国都缺乏对彼此现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导致双方对彼此文学发展的印象停滞在苏联解体前后。很多俄罗斯人熟知孔子、老子,对巴金、矛盾也不乏了解,但对中国近年来文学发展现状的了解则几乎是空白。然而,让人欣喜的是,两国业界人士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据张参赞介绍,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斯科“环球图书”书店立刻推出其作品《酒国》的俄文版。今年年初,莫言长篇小说代表作《丰乳肥臀》的俄译本也上架销售。此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代表团访俄,专程拜访书店,建立两国出版界的直接联系。中俄两国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立典籍互译出版项目,目的就是要深化两国在人文领域的相互了解,巩固中俄文学交流与合作,拓展两国读者阅读对方国家优秀文学作品的途径。

另外,张参赞还向记者透露,两国有关部门正在筹备互办“文学之旅”活动,双方将邀请对方国家代表团赴本国进行文学采风,参加包括图书博览会、笔友会等各项活动。她表示,相信随着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以及“文学之旅”和其他活动的举办,中俄两国文学领域,尤其是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两国民众也将有更多机会,正确认识自己最大邻国的现状,加深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从而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责编:潘旭海(实习)、苏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排行榜

  1. 1贵阳837名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
  2. 2郑天翔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
  3. 3高清:黑龙江鸡西一住宅楼发生爆…
  4. 4高清:庐山东林寺否认强迫游人跪…
  5. 5男子为儿子学校捐赠普通手机 呼…
  6. 6高清:老挝一客机坠入湄公河
  7. 7高清:海军北海舰队在黄海海域展…
  8. 8兰州一小花园再度遭强拆 上百壮…
  9. 9高清:北京六百高中生圆明园内举…
  10. 10安徽发现东汉士大夫级夫妻双石廓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