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2】--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环球人物杂志专访

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2】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 吴薇

2012年11月14日10:11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手机看新闻
2012年11月7日,蒋孝严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副主席办公室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
2012年11月7日,蒋孝严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副主席办公室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

谈大陆:每个地方都给我不同的感受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大陆很多地方都生活过,能说说它们对您不同的意义吗?

蒋孝严:每个地方有很不同的感受。桂林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母亲过世的地方;奉化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是我先人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成长的地方,从7岁成长到现在,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我上次在北京就讲过,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都经过中国的动荡,在很多地方住过,像贵州我也住过,在铜仁住过一年多。

不管我是浙江人、广西人、贵州人,还是台湾人,我都是中国人。很多台湾人说他不是中国人,这就很奇怪了。

环球人物杂志:不久前,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先生访问大陆,有个感受是大陆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得比较完整。您怎么看?

蒋孝严:这个批评我很难接受。大陆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是破坏了一些,但不能说没有中华文化,尤其是现在,(大陆)正在把过去失去的东西找回来,在努力中,可以看得出来。对台湾来讲,中华文化是保留得相对完整,因为大陆在破坏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中华文化总会,推广中华文化。完整性不必谢长廷先生讲,很多大陆乡亲来台湾都有这个感受,但不能说中华文化在大陆就不存在了。

环球人物杂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您说希望他有时间到台湾交流,您对他发出正式邀请了吗?

蒋孝严:这件事还没有进展。莫言先生获奖消息公布时,我恰好在山东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听到他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我曾说过,经济能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能使一个国家强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莫言获奖是中国人的光荣,他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跟高行健不一样。我希望有一天莫言先生真的来台湾访问,进行一些文学方面的交流,让大家分享他在文学方面独到的成就。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蒋家的后代,您一直致力于两岸沟通和交流,两岸春节包机就是您一手推动的。

蒋孝严:在两岸关系上,我很早就觉得应该出点力。我在2002年提了一个报告,希望从台商需要的春节包机做一个突破,因为我在外交界服务过,对包机的概念很清楚,包机不需要航权,不需要两个政府签署协议,当然政府要同意。2002年我到大陆和香港,见了很多人,大概10天时间跑了11个城市。但当时民进党执政,春节包机推动起来非常困难,当时的“行政院长”游锡坚决不同意,说台湾飞机可以去大陆,大陆飞机不能到台湾来。他们担心台商一下飞机就变成解放军了,或者飞机后面跟着米格战斗机。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后来民进党也觉得两岸直飞不可挡,但提出了条件,台湾飞机飞过去,大陆飞机不能飞过来。我只好再去大陆找国台办,跟他们说就让台湾一步吧。

到最后,包机成行的时候,民进党来抢成果。台湾飞机首次直飞大陆的时候,民进党让海基会的人坐上去,不让我跟着。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无所谓的。

谈两岸关系:不设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未来两岸关系的突破点在哪里?

蒋孝严:目前来看,无所谓什么突破点。如果两岸关系有停滞不前,才有所谓的突破,但现在整体来讲,各方面的关系都在发展、强化当中,目前阶段就是考虑如何把它深化,把它更深一层地落实。

回顾以前的两岸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问题,因为李登辉到美国访问,1996年和1997年两岸关系就紧张了,两会协商都停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寻求突破。

2000年,陈水扁刚上来的时候两岸关系还好,但后来他提出“一边一国”论,两岸关系就停下来,并且更紧张了。大陆要听其言,观其行,到后来他搞“台独”,大陆就认定他在破坏两岸关系。那时我们也在寻求突破点,春节包机就是在那个氛围里的一个突破。现在来看,两岸关系进展还蛮平顺的。至于两岸政治谈判,不是最近才提的,很早很早就有这个呼吁和期盼了。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要具有高度的智慧,很多东西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两岸现在有这个共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搁置争议。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水到渠成,光喊是没有用的,也很难设定一个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执政党国民党副主席,您如何看待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景?

蒋孝严:台湾的情况跟大陆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所谓党对党的谈判,在你们的概念里是可行的,就是执政党跟执政党。可是你知道台湾有多少个政党吗?121个,成立政党很容易,只要年满20岁,没有任何违法记录,有30个人联署,就可以成立一个政党。当然一些小党没什么政治影响力,目前台湾真正有影响的是国民党和民进党,还有亲民党和新党。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虽然在“立法院”是多数,但和民进党的差距不是很大。一件事情我们提出来,民进党可以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为了对错而反对,这种例子太多了。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在准备跟大陆谈判的时候要考虑台湾内部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和氛围,否则后面的一些反应或政治上带来的震荡会看不清楚。

我觉得大的趋势是很清楚的,两岸和平的情势是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都希望的。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它稳定住,而且要做到持续性,做到不可逆转。台湾政治要面临每四年一次选举,将来不管谁上台,这个不可逆转性要确保。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政治谈判的顾虑是什么呢?

蒋孝严:前不久,有媒体问马主席要不要到大陆去访问,他没有排斥,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以什么名义,“中华民国总统”和国民党主席两顶帽子要同时戴着。在跟大陆接触时,台湾民众要求四个字、两样东西,一个是对等,一个是尊严。这就需要大陆和台湾双方的智慧了。

关于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的步调,我是主张快比慢好,可是也不能急,所谓快和慢是相对的。怎么样让台湾民众、中国国民党党员和其他重要政党的成员感觉到这个谈判是对等的,否则进行起来,台湾话叫做“你吃饭吃快了,碗会打破的”。

环球人物杂志:但也有这种担心,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分离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两岸如何迈向统一?

蒋孝严:这未必。你看民进党内部对两岸问题也有不同声音和不同动作,包括谢长廷到大陆访问,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做一些反思和检讨,即对大陆的议题是不是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必一定是分离主义越来越强。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民调显示,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比例在不断降低。

蒋孝严:主张“统”和主张“独”的比例,是随着时间在改变的。以前这两类人所占的比例很大,像哑铃的两边;现在两头小了,变成一个橄榄形,即“极统”和“极独”的人少了,主张维持目前现状的人多了。实质上,两岸已经在进行无形的社会统合,大陆嫁到这边来的和台湾嫁到那边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把大陆嫁到这边、或者娶这边的女孩并定居的人,越来越看作自己人,不要还不如外国人。以前外国人在台湾拿身份证4年就可以,大陆人要8年,现在变成6年,最近还要变成4年。

两岸目前的交流很广泛,甚至有人说统一后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会比现在多什么呢,能多多少呢?当然还是有差异,统一之后很多问题包括两岸军事对峙都可以处理和解决掉,更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随着时间高涨。

环球人物杂志:有分析认为,谢长廷访大陆后民进党开始和大陆交流,国民党与大陆打交道的优势在减少,您怎么看?

蒋孝严:其实也没什么优势不优势的,该做的事情大家都要做。我觉得这对两岸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正确的,而且是有益的。民进党有所改变,多了解一下大陆,这对降低分离主义说不定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让它了解分离是不切实际的,有什么不好?至于我们执政,也不是单单靠这一方面。国民党要展现施政的成就,建立民众对国民党的信赖感,我们还有很多强项。

环球人物杂志:最后,您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吗?

蒋孝严:这个不能由我来说,基本上讲,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分享到:
(责任编辑:潘旭海(实习)、苏楠)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