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资深记者阿卜杜勒·瓦吉德·汗

见证巴中“铁杆友谊”不断升级

徐令缘 郭钰恒
2025年10月01日05: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珀格尔地区一处农田,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操作从中国引进的油菜籽收割机。
  艾哈迈德·卡迈勒摄(新华社发)

  “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资深记者阿卜杜勒·瓦吉德·汗说,这句谚语至今仍生动诠释着巴中关系的深厚与美好。它道出了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深情厚谊,映射出双方合作互信的广阔前景。

  瓦吉德与中国的缘分始于新闻工作。2018年,他赴山东青岛报道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彼时巴基斯坦首次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参会。“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他说,那次采访经历令他难忘,也在他心中埋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种子。

  自此,瓦吉德在报道中更加关注中国。在他看来,媒体人应当成为沟通民心的桥梁,让公众真正理解这段跨越山海的友谊。他撰写多篇文章,向巴基斯坦读者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巴中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

  卡洛特水电站点亮万家灯火,橙线地铁提升出行效率,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助力互联互通……在瓦吉德看来,这些“沉甸甸”的项目不仅推动了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也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改变。“得益于走廊建设,巴基斯坦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重大合作项目以外,瓦吉德强调,人文交流是推动巴中友谊走深走实的重要力量。他表示,超过2.8万名巴基斯坦学生正在中国留学,中国已成为巴基斯坦青年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他们有人学成归国,投身国家建设;也有人选择留在中国继续发展。无论作何选择,都为巴中友好关系写下生动的一笔。”

  如今,瓦吉德自己也成为巴中人文交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他正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博士学位,专注“一带一路”研究。在北京的学习生活,让他切身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开放与包容。“中国人民勤奋友善,即使远离故土,我也时常感到温暖。”

  从新闻一线到学术园地,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深入,他对巴中合作的热情和信心与日俱增。“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路径。”他说,愿将自己在中国所学应用到助力两国关系发展的实践中,为两国友好往来增添动力。

  采访时,瓦吉德引用巴基斯坦“一捆树枝”的寓言解释包容与团结的意义:单根树枝易折,一捆树枝难断。他说,正如寓言揭示的智慧,巴中两国始终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包容共融的精神,在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75年建交历程已经证明,巴中友谊历久弥坚。我期待未来能继续参与到两国合作中来,共同书写新时代巴中合作的精彩故事。”瓦吉德说。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